第34章 高中六

彭城拿着我的本子给其他几个人看,她们怕我心里压力大,都安慰我道:“是的,你笑着念稿时,声音就柔多了。”

我不知道我是信了老师的话,还是信了我这几个朋友的话,我没在这上面有过多的焦虑,或许是两者我都信了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无论是编导考试,还是播音考试,亦或是表演考试,面试里都有自我介绍的环节,在大一的时候,老师便让我们写了自我介绍,表演这个时候机构并没有明确要开这个班,但表示会开的,只是还没计划什么时候开。于是我们目前就只写了播音和编导的自我介绍,这是唯一一个一已知的,能靠自己的文笔让面试老师眼前一亮的一环,老师便专门上了一节课教我们如何写,并在课上指点我们,便于我们早早的背下来,烂熟于心。自我介绍的篇幅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需要根据个人说完时长进行把控,要把控在在一分钟内,不少于50秒,太短了,不能吸引面试老师的注意,太长占用后面考试项目的时间,会导致扣分。因此,我们这个自我介绍改了好几版,最后临近艺考时,还进行了修改,我可喜欢我的自我介绍了,最终确定了稿件,我可开心了。

高一升高二的暑假,传媒机构安排我们要进行为期一个月的集训,这次系统的、连续的学习能让我们基本掌握播音与编导的基础的知识,知道考试要考什么,还要模拟考场进行考试。集训我们要住在华农的国际交流中心那栋楼里,住宿费三千块,我们几个传媒生觉得太贵了,正好机构允许我们在外住,但是要家长签一个免责协议书。我们商量着就在外租房子住,租一个就好了,床不够其他人就打地铺。我爸妈不同意,说在外面住不安全,我便一直劝说,说我们一起有六个人呢,没事的,最终在我的软磨硬泡下,他们似乎是勉强的同意了,当然,这个过程还是有些曲折的,我眼泪婆说的同她们说着。为啥这么坚持呢,真的是学传媒的报名费已经花了不少钱了,我不想再过多的花爸妈的钱,我心里过意不去,虽然妈妈总说只要是为了我的学习,为了能考大学,这钱该花就得花,但仍旧做不到心安理得。爸妈还是在免责协议书签了字。免责协议就是自己在外住,发生意外跟机构是没关系的,拿到这个协议的时候,我心里就开始犯嘀咕了,我确实怕出了啥意外,毕竟我们都还是未成年,社会险恶也确实存在的,万一真出了啥事咋办?但同伴都没说啥,我又想到那么高的住宿费,一咬牙,让在外租房的决定在我心里更坚定了些,便也什么都没说,努力让自己不要去想,将未知的事情抛在脑后。

我们开启了找房模式。年纪小,一行人做什么决定都是飘忽不定的,我们找了个四十平的单间,得知我们六个人住,中介都惊呆了,嘱咐我们不要同房东说我们是六个人住。两百的定金都交了,我们还讨论如何打地铺,结果第二天,大家都说要不不在外面住了,只有我心里还坚定着,但是大家都同意如此,总不能我一个人在外面住吧,便也同意了。可那定金中介不退了,我们搬到华农的那天,机构的宣传老师,现在是我们暑期班的班主任,帮我们打电话过去,替我们同中介说道说道,老师说我们是小孩子,不懂事,那个定金能否退给我们,总不能还赚孩子的钱。最后是协商无果,老师也无可奈何,安慰我们说就当花钱买教训了。那个定金是我付的,彭城我们一人转三十给范姐吧,剩下的范姐自己担吧,范姐不会介意的吧。我笑着答应了,想着也就十几二十块的事。

集训开始的第一天我们便遇见了新鲜事,在电梯里遇到了外国人,他们同我们说英语,本想大展一下身手,结果我们没听太懂,他们的英语鼻音很重,调调也同我们平常学的完全不一样,我们到楼层后与他们说再见,出了电梯,我们都觉得自己好菜,还不如不出声,整一个蹩脚英语。

老师开始时硬性要求我们不仅是用普通话交流,而且是要用播音腔交流,让他发现有人说方言,他便会轻敲你的脑袋。我现在没有和宋锦在一处了,便也不再说方言了,同我们一起集训的还有江城临近的城市——鄂城,一开始他们爱用方言聊天,硬是叫张老师别过来了。我们一个学校的同学平常说的就是普通话,因为也有小伙伴是小时候从外地搬过来的,从小便说普通话,我们除了上课用播音腔外,平常我们交流并没有注意音调和语调。不是我们没学到位,只是我们还不太习惯在平常用我们认为稍微有点做作的腔调聊天,事实上我们经过大概一年的学习,已经完全掌握了阴阳上去、语音清晰,具有穿透力的发音技巧。老师说即使是不在课堂上,我们也应该使用播音的发音与口腔状态,时刻保持着播音腔的状态,时间长了,便习惯了这样交流,对改变我们曾经讲方言留下的毛病有很好的纠正效果,只有这样才能学好播音。我觉得很有道理,便也这么做了,我们一行人中,也只有我平常说话这么官方,她们一开始很不习惯,觉得没有必要,但时间久了,也就习惯了我这么做作的声音。就这么连续说了一段时间,在我同父母打电话时,他们都说我现在说话很好听,一听就很专业,说看来集训的学习是很有效果的,我同他们说以后我都要用普通话同他们说话,要时刻练习播音。刚开始这么同父母聊天的时候,真的很不习惯,毕竟说了十几年的方言,总觉得普通话让我同亲近的人有了一种距离感,但说习惯了也就好了,至此之后,甚至未来几十年里,我同爸妈说的都是普通话了,那种距离感早就烟消云散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老师说南方人的通病就是平翘舌,我们的鼻边音不分,问题大得很,但就是问题大,我们便更要认真学,时刻练习,把它纠正过来。传媒的考试无论是播音、编导,还是表演,都是需要在台上靠声音展现自己的,普通话贯穿了整个传媒专业,所以学好发音,学好播音,是踏入传媒行业门槛的重中之重。其实我觉得我的小伙伴们都还好,我一直觉得我的鼻边音区分得很好,在初学拼音时就学得很好,就是平翘舌有点问题,结果在课上练习的时候,咋么最凸显的问题成了鼻边音?我成了有严重问题的典型南方人,而我在考试时,我平翘舌的问题就更明显了。平常课上练习时,就是偶尔性的,但一段模拟考试,我便开始语无伦次了,自我介绍一上来就是:“各位评委老师好,我是xx号考生,我叫shong婵娟。”说完我就意识到我说错了。错了也得继续往下,总不能说个老师,不好意思,我重来吧,这非常影响这个考试的整体感。播音考试里除了自我介绍,还有朗诵,新闻播报,考的是发音以及对文章理解所展现的感情,你的朗读里面这个情绪是要给到的,新闻播报的腔调又是不一样的,它的结尾声调偏低,要往下压。而编导里除了自我介绍,便是广告策划,根据词语或一句话讲故事等等,这都是抽题,抽到后有三五分钟准备的时间,这样的考试形式不仅是考专业能力,还考临场应变能力和思维能力,如果把这种形式讲给爸妈听,她们一定会认为这专业不太适合我,对我来说,是非常难得挑战,因为我是个不懂得变通的木头脑袋。

教新闻播报和稿件朗读的老师,是同一个老师,她比教播音基础的牛老师更温柔,外形也小巧一些,因为鼻边音的问题,还将我绑到办公室练绕口令,虽然有些小紧张,但我不得不说关键时刻特别争气,两个绕口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