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4章 环环相扣

舍弟诸葛亮 浙东匹夫 1816 字 1个月前

然而,在试着点火的时候,第一次还是发生了些小意外,可能是储存引出火气的管道,存在气压不稳、空气返流跟天然气混合的情况。点燃的时候,等于是直接“回火”了,引发了极小规模的爆炸。

爆炸把回火波及的好几根筇竹输气管炸得粉碎不说,还伤亡了好几个烧火工。张裔听说后,当时只觉血冲脑壳,还连忙亲自策马跑回成都向诸葛亮汇报、并且请罪。

诸葛亮也没想到出现了这种意外,连忙先让抚恤了伤亡者,然后还勉励张裔不要因为技术上的意外而惧怕,只要用心摸索整改。

诸葛亮毕竟已经被大哥调教多年,自然科学思维的基本功非常扎实。遇到这次的意外,他冥思了很久,忽然想起当年跟大哥发明灌钢法时、大哥的一句教诲。

当时诸葛瑾跟诸葛亮总结道:灌钢法之所以炼钢比炒钢法快,就是因为灌钢法灌进去的是完全液体的铁水,比炒钢法炒的铁屑更无孔不入、跟熟铁棒的接触更全面、反应也就更快。

从此以后,诸葛亮也形成了这样的思维:一种反应要想越快,就得参与反应的物质接触、混合得更彻底……

“大哥说过,爆炸只是一种速度快得多的燃烧。如今这火气爆炸,自然也是火气燃烧的加速形态……如此说来,也能套用大哥当年说过的那套‘灌钢为什么比炒钢更快’的道理。

火气跟空气接触越少,焚烧得便越缓慢,就如风箱不曾鼓风时,火焰便会变小。火气跟空气接触越多,焚烧得便越快,快到极致便是爆炸了……既如此,必须得设法阻止井外的新鲜空气,回灌回火气管道内……”

诸葛亮凭借着自己的举一反三,就通过大哥当年搞灌钢法时凝练的关于化学思维的只言片语,就自己把此番火气爆炸的原因揣测出来了。

当然,这还只是揣测,以诸葛亮之谨慎,没有证明之前他是不会妄下定论的。

但要证明也简单,以诸葛亮的脑子,他几乎是瞬息就想到了如何设计实验。

他便吩咐张裔:“回去之后,重新多做几条引气管,这次记得在出气口之前,加装一个打铁铺里用的鼓风皮橐。如若火气涌出量大,堵住出气口时,皮橐必然会涨大。

以后只需在出气后前的皮橐涨大之时,才点火烧气。若是皮橐憋了,说明火气井往外冒的气太少,地上的新鲜之气倒灌回去了,这种时候,切不可点火。”

张裔根本不理解这些技术想法的原理,但他见使君说得头头是道,分门别类很清楚,他也没来由一阵安心。

张裔回去后,按照诸葛亮的指示,再接再厉。最终虽然比王连那边出成果慢了一个多月,但也算是修好了最初的几口火气煮盐工场和火气冶铁熔炉。

而到了火气正式被生产所用时,张裔也很快震惊地发现,此物焚烧时的热度,会远远超过焚烧泥炭和木炭。

用火气加热冶铁炉时,甚至能把熟铁彻底融为铁水。

“这火气取暖,居然还有如此奇效?此物若是能推广,那岂不是有莫大的功劳了……”

张裔只觉得浑身充满了力量,他一定要以最快的速度,凭借火气焚烧的超高温度,炼出一些让主公和使君都赞许的优质钢铁。如此一来,只要拿着这些成果去请求主公扩大投入资源,主公也一定会批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