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人四十左右的年龄,乃这次来投奔封丘邑的难民。她在偏厅见到阿蛮,扑通一下便跪到地上,以头叩地,行大礼。
阿蛮阻止不及。
妇人连磕三下,再抬头,眼眶湿润,脸上带着不好意思的笑:“王妃受了我这礼,我心中才觉稍安。”
阿蛮命她起身,又让竹香遣小侍女送来茶水,而后,才又朝着这妇人看过去。
妇人很快又开口道:“那日,农妇闺女在领粥,却被一强壮男子当众欺辱,身旁熟人众多,却无一人挺身而出。我小闺女年岁不过二八,险些就被拖走。幸亏王爷路过,宅心仁厚,将我闺女救了下来。”
她显然有些激动,说话声音都有些拔高。
阿蛮视线从她脸上收回,不由得,呆呆看向旁边同样有些呆滞的竹香。
实在是,这妇人所言,与她们所见的萧誉有所不同。
妇人缓了缓情绪,又望着阿蛮感激道:“对于王爷来说,此事不过是小事一桩,然,我那闺女就是我心头一块肉,但凡她有所损伤,便是要了我的命。本想早早来叩头,但前些时日,我们才搬进新城池,今日才得了空,赶来叩头。”
她说着,有些羞赧般,局促不安地搓了搓手,小声道:“家中刚刚受了难,没有可拿得出手的物件了,但只要以后王爷王妃有需要,吾等定会竭尽全力。”
她语气真诚。
阿蛮不敢随意对待这等真心,等她话音落,很快起身,走到她面前,亲自将人扶了起来。
简单问了几句她们母女近况,又询问了一下新城池情况。
妇人皆是知无不尽,言无不尽。只是说起小妙善时,妇人脸色微变,面色怪异地看向阿蛮,欲言又止的样。
竹香在一侧,听到她提起小妙善时,眼睛一时都瞪大了。
见妇人不说,竹香颇有些着急,催促道:“小妙善如何?”
妇人视线扫向阿蛮,见她也正听得认真,不由得松了一口气,含含糊糊开口道:“小妙善起先在城外布施,后直接干脆送粮送药上门。但新城池中,年轻力壮的男人不在少数,听闻她于夜里送药进一户人家,及至天明才出来。”
阿蛮拧眉,虽则她见洛芙并没有几次,但仅从这为数不多的见面中,也可得知,洛芙如此傲然,又怎肯屈就一难民?
她不言语了,审视般看向面前妇人。
妇人被阿蛮陡然变严肃的神色,吓得一惊,又急忙跪到地上请罪,低声道:“非是农妇胡说,乃是邻里亲眼所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