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消息一出,朝堂之上顿时一片哗然,群臣们面面相觑,交头接耳,气氛变得紧张起来。
过了片刻,金日磾拱手向刘据进谏道:“陛下,董仲舒在西南夷被尊为儒圣,此事万万不可小觑。他的威望日益高涨,若是任由其发展,恐会影响陛下在大汉民众心中的至高地位。”
“长此以往,恐会对陛下的统治造成威胁啊!臣以为,当务之急是将董仲舒召回长安,削弱他在西南夷的影响力,以免后患无穷。”
此言一出,不少大臣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而工部侍郎陈英也附和道:“陛下,这位大人所言极是。董仲舒虽有功劳,但如今声望过高,已然超出了臣子应有的范畴。我们不得不防,若不加以控制,后果不堪设想。”
面对大臣们的质疑和建议,刘据并未立刻表态。
他的目光在大殿内的群臣身上一一扫过,心中暗自思索着。
片刻之后,刘据缓缓开口,声音沉稳而有力道:“诸位爱卿,宣文侯在西南夷的所作所为,朕都看在眼里。”
“他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努力,为西南夷的稳定和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让当地百姓安居乐业,对我大汉忠心耿耿。”
“他被尊为儒圣,这是他应得的荣誉,是百姓们对他的认可和敬重。”
刘据顿了顿,接着说道:“朕身为天子,心怀天下,以百姓的福祉为己任。董仲舒的行为,正是在践行朕的治国理念,为百姓谋福祉。”
“他的威望越高,说明他对百姓的贡献越大,这对我大汉的统治不仅没有威胁,反而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宣文侯董仲舒成就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是天下读书人的楷模。”
“朕不仅不会召回董仲舒,还要将他奉为真正的儒圣,受天下读书人朝拜!”
“即日起,董仲舒将是历代圣人的标杆,千古垂青。”
大臣们听了刘据的话,都露出了震惊不已的神情。
他们没有想到,刘据竟然会做出这样的决定。
但董仲舒确实功劳甚大,当他们细心之时,才发现,董仲舒成圣,当之无愧。
随后,刘据颁布圣旨,正式将董仲舒奉为儒圣,封为大汉宣文王,并下令在全国各地修建儒圣祠,以供读书人祭拜。
这道圣旨一经颁布,立刻在整个大汉引起了轰动。
读书人纷纷对董仲舒表示敬仰和崇拜,董仲舒的名字也传遍了大汉的每一个角落。
董仲舒,成为了大汉,活着的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