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要问你,公子昭回国,却把张道临留在外面,还送了大量的钱财,是为了什么?”

大黄想了想,“一是为了让他保持与姜国的联络,弥平两国间隙。二是令张道临在外发展势力,一旦齐国有变,可随时相助。三是……张道临嫉恶如仇,若回到齐国,恐怕与田氏摩擦,爆发争斗。”

岳川点了点头,“那么,你觉得张道临在姜国能发展起来吗?”

说着,岳川把之前姜大郎家中发生的事情说了一遍。

“他在姜国重建紫霄门,势必要在姜国百姓中挑选弟子。而这些孩童都是姜国的财富,姜国的未来,你说……龙阳会容许他在姜国壮大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黄顿时蹙起眉头。

张道临身为紫霄门弟子,重建师门理所当然,可是他在姜国招募弟子,这就说不过去了。

离开姜国,到西域才是他最好的选择!

“老师,我等会儿便去拜访姜大郎,看一看他家两个孩童的资质。若真如张道临所说,我可以将其收为弟子。”

岳川心中一动,没想到,大黄也生出了收徒的想法。

不知道是不是刚才那一番“名人”的话语触动了他。

这样也好,学问这东西,总归是要传承下去的。

历史上,孔子门下七十二贤、弟子三千。

但要说最有价值的弟子,岳川觉得应该是曾参。

此人参与编《论语》、着《大学》、写《孝经》、着《曾子十篇》。

他上承孔子之道,下启思孟学派,对孔子的学说一以贯之,是儒家正统思想最正宗的传人,没有之一!

后世尊奉为“宗圣”。

无论学派也好、宗教也好,最可贵的,并不是弟子取得了什么成就、闯出了什么名气、创下了什么基业。

而是曾参这种,能够把祖师爷的学问、思想原封不动学过来,再原封不动传下去。

原封不动学过来,已经难倒了99%的人,再原封不动的传下去,又淘汰掉了99%的人。

圣贤者多如牛毛,曾参却绝无仅有。

岳川希望大黄是自己的“曾参”,同时也希望大黄能找到属于他的“曾参”。

(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