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做到极致,就意味着成本上升

只能尽量减少发生的可能。

“为了防止类似事故发生,我在设计盒电站的时候,在安全和可靠性方面投入了很多精力。” “特别是在防台风、地震和海啸等自然灾害方面,投入了很多成本。”

万兴邦讲解的时候,想起了唐山大地震。 当然。

只是记忆中的事儿。 现在还没有发生。

三座盒电站中的一座,就在唐山大地震波及范围内,要是没有过硬的防震措施很可能会出意~外。 万兴邦采用了地基加固技术,增强了第一的稳定性和抗震能力-,增强缓冲能力。

采用的方法包括震动加密法、土体固化法和排浆法多种方法,或者单一使用,或者综合-使用。 在此基础上,又使用了地基隔震技术,增加高强度橡胶隔震垫、球形隔震支座等减震设备。

还涉及了地下涵洞技术,地基下方挖通道,改变地下水的流向,释放地震能量,减少地震的影响。 除非超过十一级大地震。

否则。

这些防震措施足以保证盒电站的安全。 除此之外。

还配备了多个独立应急备份系统,如备份电源,备份冷却系统,备份通道等等。 多一个备份,就多一份安全保障。

在安全方面。

万兴邦做到了极致。 当然。

做到极致,就意味着成本上升。

盒电站的内部设施,控制在了五十亿左右。

盒电站的主体结构,包括各种极致安全措施,竟然高达六十亿,比主体结构消耗的资金更多。 这笔钱,考虑到通货膨胀,按购买的计算,相当于繁华年代的五六百亿,甚至可能七八百亿。 绝对是一个天文数字!

设计之初,有人也提出过反对意见,认为根本没必要把资金浪费在安全事实上。

哪有那么多天灾? 好钢用在刀刃上!

这些资金节省下来,完全可以多建一座、两座盒电站。 但是。

以大掌柜为首的决策层,被万兴邦说服了,认为安全措施是有必要的,不能让盒电站变成盒弹! 当然。

还有另外一个重要因素。

根据万兴邦的计算,盒电站一旦投入使用,就算电价很低,也能在一两年之内收回一切投入。 成本收回之后。

二期盒电站的建设,根本不需要额外投资, 一期盒电站卖电赚的钱,完全能支持二期盒电站建设。 等于一次投资循环使用。

等二期投入使用,赚的钱,不仅能支持三期盒电站建设,还会有剩余资金支持其他工程建设。 等到第四期、第五期盒电站投入使用,不仅能供给国内,还能电能出口赚外汇!

不只是万兴邦一个人的计算。

决策层带出一个专家组,经过一个月的研究计算,支持万兴邦的结论。 否则。

万兴邦关于盒电站的安全设计肯定会被打折扣。 没那么容易完全通过。

忙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