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筒那边是粗重的呼吸声。
过了几秒钟后,才传出来老伙计叶俊奇的声音。
“海峡管理机构已经撤回了禁止通行的指令。”
简短的一句话,让朱玉周连日以来紧绷着的神经突然放松。
他顿时觉得有点头晕目眩。
好在及时扶住了旁边的把手:
“那……那就是说,我们能过去了?”
“是的,不过还有一些技术方面的要求,过一会会有一艘交通艇上船,和你具体说明情况……”
为了不让自己的这波仰卧起坐成为小丑行为,土方提出了很多技术方面的细节要求。
比如要求制动拖轮的马力不小于16000匹,还需要额外在舰艏、舰舯、舰艉分别设置两艘辅助性的拖船,以及另外三艘防止与跨海大桥或者海岸建筑发生碰撞的顶推船,使整个船队的规模达到12艘。
此外,在通航时,要求能见度不得小于5公里,水流不得大于三节,风力不能大于五级。
实际单从航行安全的角度考虑,这样搞颇有点小题大做了。
博斯普鲁斯海峡最窄处有708米,最浅处也有27.5米,对于尚未舾装完成的瓦良格号来说绰绰有余。
而且,华夏方面雇佣的拖船队又是由常年在海峡附近工作的老船员组成,其实根本不需要这么夸张的声势。
不过么,华夏方面也能理解安卡拉的思路——
把瓦良格号给拦下来,已经是面向全世界公开的事情了。
现在敲诈一笔的目的又没有达到。
那就得给外界一个交待,解释一下你上蹿下跳这么多天到底是为了啥。
总不能承认说我想敲一笔,但被反杀了。
那也太丢人了。
于是只能在技术上死抠细节,表现出一副“我是为了国际水道万无一失才这么严谨”的姿态。
所以,对于这些纯技术要求,华夏直接照单全收。
反正费不了多大事。
但技术以外的部分,就完全不一样了。
第一条,那肯定是毫无疑问地被完全放弃。
当然我们作为五大善人,也不是说完全不讲道理。
华夏承诺,如果通航过程中对海峡和岸上设施造成任何损伤,都将从一份巨额专项保险中支付相应的赔偿金。
只不过,担保方从土耳其银行换成了华夏国内的保险公司。
还顺便成为了未来很多年中华夏保险业的单笔最大业务。
第二和第三条,则更换了一种说法。
也就是参照之前和欧盟达成过的协定,双方参照WTO成员国的待遇向对方开放市场和投资。
对于旅游业,乙匡尧同志花费了很多口舌,才让安卡拉方面接受了土耳其在华夏国内其实声名不显的现实。
而为了改善这一情况,他出于善意地建议,可以考虑开放两国之间的免签或者落地签政策……
而第四条,因为涉及一个北约国家的防务问题,确实有些敏感,因此最终被换成了一个完全务虚的说法。
“双方将致力于增强两军战略互信,提高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的能力,在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原则指导下,逐步深化军事交流程度……”
总之,这场雷声大雨点小的“黑海-地中海危机”,就在让一众国家的目瞪口呆之中飞速结束了。
虽然某些域外大国再次强调了一艘无动力船只通过海峡可能造成的“风险”和“威胁”,但在没有提前准备的情况下,显然也做不了什么。
……
三天后,在博斯普鲁斯大桥两端上万名围观群众的见证之下,周围簇拥着十几艘辅助船只的瓦良格号,缓缓通过海峡的最狭窄处,顺利进入地中海。
甚至连桥上的车辆通行都没有受到影响。
正午12点整,为首的尼古拉·奇克尔号鸣响汽笛,向博斯普鲁斯海峡、向黑海、向尼古拉耶夫造船厂致敬。
这艘跨越了两个时代的巨舰,终于在下水之后11个年头,第一次挣脱地理上的束缚,走向茫茫大洋。
而在本次航行的终点,它将会继承起自己在建造之初的使命,成为另一支红色海军的标志性力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