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百十二章 文武不和

大明烟火 阳光下写字 2633 字 2个月前

韩度正跟着人群,混在里面慢慢朝着宫外走去。

却忽然被一个宦官给拦住脚步,“奴婢见过镇海侯,皇上召见。”

韩度愣神看来宦官一眼,朝左右拱拱手,连忙回道:“公公请!”

一路来到谨身殿,韩度整理一番衣袍,走进去拜下:“臣韩度,拜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起来吧。”老朱淡淡的声音,好似从韩度的头顶传来,让韩度浑身发麻。

“谢皇上。”韩度这才慢慢从地上站了起来,抬头看向正身坐在上面的老朱,迟疑了一下问道:“不知,皇上召见臣有何要事?”

“王元吉是怎么回事?”老朱懒得和韩度拐弯抹角,直接开门见山问道。

韩度闻言顿时苦笑连连,辩解道:“皇上,臣也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会在这个时候跳出来去担任总督。”

“你真的一无所知?”老朱眼睛眯起,目光如炬的扫向韩度。

韩度连连摆手,解释道:“千真万确,臣是一点都不知道。”

老朱重重叹了口气,一掌拍在旁边软靠上,微怒的说道:“朕一直想要好好培养他,才安排他去翰林院。他现在竟然想要去南洋,他究竟是怎么想的?”

“臣也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臣在出海之前,就已经很久都没有见过他了。皇上也知道,臣才回来不久,更加没有时间见他。”韩度连忙点明自己和王元吉连面都没有见过。

面对韩度的解释,老朱虽然没有发怒,但是脸上的表情也没有丝毫的缓和。盯着韩度,厉声质问道:“那他究竟是为什么想要去南洋?”

“我怎么知道他是如何想的......”韩度低头小声嘀咕一句。

猛然感觉到脸皮上一阵刺痛,就好似被无形的针在不断的刺了一般。抬头就看到老朱想要吃人的眼神,韩度连忙解释道:“或许,或许这是他自己的想法。毕竟他也是读书人,读书人总是把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挂在嘴边的。他要是觉得在翰林院已经学不到什么东西了,那选择去南洋也是理所当然的。”

老朱听了沉吟片刻,朝身旁的老太监吩咐道:“去,将马愉找来。”

“是。”

很快,翰林院学士马愉便走了进来,见过礼之后就站在原地,躬身问道:“不知皇上召见臣,有何要事。”

老朱眨了一下眼睛,鼻子里呼出一股长长的浊气,问道:“朕问你,王元吉在翰林院里如何?”

马愉愣了一下,拱手问道:“不知道皇上想问他那个方面?”

老朱沉吟一番,说道:“你就详细的和朕说一说。”

“是。”马愉先是躬身一礼,然后抬起头思量片刻之后,才慢慢说道:“王元吉自从入翰林院,先是做文史修撰,现有钻研经义。此人是个大才,在修撰文史的时候就异于常人,不仅修撰文史速度很快,而且条理分明,几乎无有错漏,是臣这么多年来见过的第一人。”

“后钻研经义,也是让臣另眼相看。他每每能够提出独到见解,虽有些天马行空,但是仔细一想却又十分合情合理,发人深省。”

老朱听到马愉对王元吉的评价这么高,心里也冒出一股,果然朕没有看错人的喜意。板着的脸上,逐渐露出笑意。

“那他有没有说过翰林院对他没有用了之类的话?”

马愉仔细回忆了一番,摇摇头朝皇上回道:“这倒没有。不过,王元吉倒是一个勤奋好学的,入翰林院几年便已经将藏书给翻了个遍。这件事当初还热闹了一阵,让臣对他都不免惊异。”

好了,老朱大概是明白怎么回事了。

朝着马愉摆摆手,说道:“没事了,退下吧。”

“臣,告退。”

马愉离开之后,老朱看着一脸笑意的韩度,无可奈何的摇摇头。

“你猜的没错,恐怕王元吉就是觉得读书难以寸进,才会想着去南洋担任总督的。”

韩度笑着附和的点头,既然老朱也这样认为就好,那这件事就和自己无关了。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