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英也认真地回看着清雨,反问道:“小郑警官,如果一个人要自杀,您认为遗书上通常应该写什么呢?”
清雨想了想:“通常应该包括:为什么要自杀,和对生活的一些交代吧?”
高英向清雨的方向滑了滑自己的椅子,她伸手接过照片,放在桌面上。之后,她用手指指着上面的文字:“你看,这张卡片上,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句话,却包含了几个重要信息。第一,‘天堂’,说明了她要去死;第二,‘痛苦’,说明了她为什么要死;而最最关键的,是第三,也就是‘火焰’,这说明了,她要通过什么方式去死。”
清雨缓缓抬起头,她真诚地注视着面前的高英:“高老师,您说的确实有一定的道理。”
高英继续说:“至于你说的,对生活的一些交代。我们刚才谈过,丁老师一心扑在创作上,对家事几乎很少过问,不知道这会不会是她没有留下任何琐碎遗言的原因。
而且,事后有人猜测,丁老师是得了抑郁症才走上了绝路。但是这个真的只是猜测,并没有任何实际的根据。
事情发生后,警察也曾经到学校进行过调查。我们听到的消息是,丁老师的家人和同事,没有任何一个人发现她有疑似抑郁症的症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清雨知道,关于抑郁症的诊断,由于病人并不存在器质性的病变,即使是活人都无法百分之百确诊,尸检更是无可奈何。
但是,对此她还是存在很大疑问:“高老师,可是,刚才您也提过,丁老师事业成功,家庭美满,她有什么原因会抑郁呢?”
高英的手,轻轻地摩挲着桌上的照片:“这不是我的专业,按理来说,我没有资格回答你的问题。但是因为丁老师的事情,这么多年以来,我也对抑郁症有一定的关注。
这个病比较复杂,致病原因也很多。但是我觉得,这里面有一个道理。
咱们不能以我们能看到的东西,去判断一个人是否会得抑郁症。因为,每个人的敏感点和敏感程度不同。
举个并不贴切的例子,比如打针,有人觉得无所谓,有人看到针就会晕倒。同样是针,但是不同的人,反应却截然不同。
前几年,有个香港明星,各方面都非常成功,也是因为抑郁症自杀去世的。如果按照你的逻辑,那对比丁老师,那个明星是不是更不应该得抑郁症呢?”
清雨哑口无言:“高老师,不得不说,您真的给我上了一课。”
清雨又看着照片:“我觉得还有一个疑点,想听听您的意见。一般遗书肯定要有抬头和落款吧?这封遗书,内容这么文艺,像一句诗,又被放在露天的位置。难道丁老师不担心这张卡片,根本没办法被识别成遗书吗?”
其实,清雨斟酌之后,才用了“文艺”这个词。本来她觉得,恰当的选词应该是“空洞”。
高英看向清雨:“小郑警官,我觉得,你这个问题和刚才的问题,其实是同一个问题。直接地说,如果是我留遗书,肯定不会这么写。但是,如果丁老师这么写遗书,我得说我并不意外。
我在学校工作了30多年,每天和不同专业的老师打交道。我们看似活在同一个世界,但是其实,每个人的世界可能千差万别。有时候,甚至可能根本无法互相理解。
我们看到一些我们不能理解的行为,经常会说‘如果是我,一定不会这样做’。但是其实这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不同的人面对同一个情况,都可能有天差地别的反应。
有时候我会想,不同,可能才是这个世界最大的乐趣吧。”
高英的话,震撼了清雨,清雨陷入思考之中。
清雨还没缓过神,高英又开口了:“小郑警官,我可以问你一个问题吗?”
清雨回答:“高老师,当然可以,您不需要有任何顾虑。”
高英温和地看着清雨:“你是怀疑,丁老师不是自杀吗?”
对高英的直接,清雨深感意外:“当然不是。高老师,警察的工作性质,会让我保持怀疑一切的心理状态,还请您谅解。我只是,很随意地提出了我的一些质疑。”
高英点点头:“我懂了,不过小郑警官,如果你以怀疑的心态,去质疑事情的细节,任何事情,恐怕都能找出疑点。但是,如果你整体的去看,恐怕事情就是另外一个样子了。”
清雨不是很理解:“高老师,怎么说?”
高英解释道:“我们整体的去看丁老师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