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告:伪链条干扰已激活,第二层逻辑解析难度提升。”
“伪链条……”我咬了咬牙,快速对比第一层的标记,试图找到伪链条与真实链条的差异。
就在此时,光屏突然震动了一下,原本稳定的符号链开始微微扭曲。
设备发出刺耳的警报:
“动态交叠激活,第二层逻辑与第三层逻辑正在同步变化。”
“同步变化?”我猛地抬头,盯着光屏,“规则在让逻辑层之间产生联动?”
这种设计让试炼的难度直接翻倍。每解析一层逻辑,都有可能改变其他层的结构,甚至引发新的伪解。
“规则还真会逼人……”我低声说道,深吸一口气,将注意力集中在第二层逻辑上,“但越是复杂,就越能看出它的规律。”
我仔细观察第二层的符号排列,发现它们并非完全随机。某些符号的旋转频率与第一层标记的符号相同,而这些重合点,极有可能是核心链条的关键。
“找到你了。”我盯着一段重合的符号链,迅速将它拖入设备的解析框中。
第二层逻辑的解析完成,光屏恢复了一瞬的稳定,但随即又进入了新的震动状态。
第三层逻辑开始显现,它的复杂度远超前两层,符号之间的连接几乎没有规律可循,甚至还加入了动态干扰,符号的排列在不断变化。
设备屏幕跳出新的提示:
“第三层逻辑状态:高度动态。”
“建议:结合前两层标记,排除无效路径。”
我迅速调用第一层和第二层的标记数据,将它们与第三层逻辑进行比对,试图从中找出重叠的核心链条。
但第三层的动态变化太快,每一次分析都被新的干扰打断,甚至出现了几次明显的错误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