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速度至上

1909年,在华夏海军发展的历程当中,是一个屡有创新的年份。

首先,在这一年年初的时候,国防军的第一艘千吨级驱逐舰,正式开始了建造工作。

驱逐舰这种轻型舰只,在海军战舰的大家庭当中,此时仍算是正在成长之中的年轻后辈。

正因如此,各国海军对驱逐舰的价值认识和对其的使用,也处在持续加深和扩展之中,还不断把许多新的理念和新技术,在其身上进行着各种测试。

可是不管怎样,随着越来越走向远洋,在海上连续活动的时间越来越长,被赋予的作战任务越来越丰富,驱逐舰的大型化已成必然。

多国海军因此陆续推出了排水量在千吨上下的驱逐舰方案,并且还明显有着继续增大的趋势。

华夏的第一型千吨级驱逐舰,便是诞生于这样的背景之下。

因为有编队和替换旧舰的需求,该型驱逐舰仍是一口气造了十二艘,建造的任务被平均分配给了江阴和通州两家海军造船厂。

至1912年1月底,十二舰全部建成,单舰造价五十二万华元。

各舰的命名分别为,“刑天”号、“肥遗”号、“旋龟”号、“英招”号、“泰逢”号、“计蒙”号、“鼍围”号、“蓐收”号、“相柳”号、“天吴”号、“陆吾”号和“奢比”号。

“刑天”级驱逐舰的排水量达到1,040吨,从此开创了国防军千吨级驱逐舰时代,舰上的火力也随之得到了大幅的加强,每舰编员则增至103人。

在设计上继续采用垂直型舰艏,长艏楼船型,艏楼长度占到舰体总长度的三分之一,舰体的全长则有98.8米,宽9.6米,吃水3米。

动力系统使用两套直接传动式蒸汽轮机,双轴推进,配套装有四座煤油混烧型水管锅炉。

由于安装了改良的锅炉,最大输出功率提升至15,500匹马力,设计航速为28.5节,在15节航速下最大可续航超过3,000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