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五莲县街头镇阎马庄村的历史和传说

家乡美01 山东人秦 3578 字 17天前

直到清顺治年间,李姓、寇姓和房姓三族又一次踏上这片土地,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尽管经历了多次姓氏变迁,但村庄依然保留着最初那个充满意义的名字——阎马庄。

如今,阎马庄拥有着广袤无垠的肥沃耕地,其面积竟高达 2.2329 平方千米!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之上,勤劳智慧的村民们精耕细作,广泛种植着地瓜、小麦、花生等各类农作物。每至丰收时节,田间地头皆是一片金黄麦浪翻滚、翠绿地瓜蔓叶交织、褐黄花生果荚累累的喜人景象。

不仅如此,在村庄的西侧,还有一座宛如碧绿色宝石般镶嵌于大地之上的阎马庄小(1)型水库。这座水库犹如大自然恩赐给阎马庄的珍贵礼物,波光粼粼的水面倒映着蓝天白云,微风拂过,泛起层层涟漪,美不胜收。

而最为值得一提的是,1939 年,如同夜空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星辰,中共阎马庄支部在这里应运而生。它的出现,犹如一道划破黑暗的曙光,照亮了阎马庄前进的道路。作为五莲县建立党支部最早的村庄之一,阎马庄从此掀开了崭新的历史篇章,开启了一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征程。

然而,那穷凶极恶的敌人犹如饿狼扑食般贪婪无度,他们用极其蛮横的态度逼迫着淳朴善良的村民缴纳各种生活物资,其中包括肥壮的猪、温顺的羊、活泼的鸡以及灵巧的鸭等等。不仅如此,这些丧心病狂的家伙还放出狠话来,声称如果到规定时间村民仍未按时送达所需物资,他们将会毫不犹豫地把整个阎马庄村付之一炬,使其化为一片焦土和废墟。

可是,阎马庄的村民并没有被敌人嚣张跋扈的气焰所吓倒。在党组织坚如磐石般的坚强领导下,每一个村民都挺起胸膛,毫不畏惧敌人的威胁与恐吓,毅然决然地拒绝向其缴纳任何东西。村里的民兵们更是表现得英勇无畏,他们仿佛化身为钢铁铸就的战士一般,日夜坚守岗位,时刻保持警惕,并且做好了最为充分的战斗准备,只待伪军胆敢前来报复,便给予他们迎头痛击。而那些平日里作威作福的伪军,面对民兵们的英勇顽强,心中充满了恐惧和忌惮,始终畏缩不前,不敢轻易轻举妄动。

在阎马庄这种勇敢抵抗外敌的精神鼓舞和榜样力量感召之下,周边的宅科、大洼、西官庄等村庄也纷纷效仿,义愤填膺地站出来奋起反抗,同样坚决果断地拒绝向敌人缴纳任何给养。这一系列的抗争行动让敌人恼羞成怒,暴跳如雷。于是,在 1944 年 2 月 2 日那个伸手不见五指的漆黑夜晚,敌人出动了多达 100 余名凶狠残暴如豺狼虎豹般的伪军,鬼鬼祟祟地潜入了宅科村。进行肆无忌惮地抢劫和丧心病狂地糟蹋。阎马庄的民兵们正在村里巡逻时,突然听到远处传来宅科民兵抵抗的激烈枪声,那声音划破长空,仿佛是战斗的号角。他们瞬间警觉起来,犹如离弦之箭一般,毫不犹豫地迅速行动起来。只见这些英勇无畏的民兵们立刻分成两路,一路沿着蜿蜒曲折的小道疾驰而去,另一路则穿过茂密的树林奋勇向前。他们的脚步快如闪电,风驰电掣般地向着宅科飞奔而去。

当他们快要接近宅科时,远远就看到伪军正气势汹汹地围攻着宅科村。而此时,阎马庄民兵们发出的呐喊声如同滚滚惊雷,响彻云霄,震耳欲聋!这一声声怒吼,不仅让伪军心惊胆战,更是给宅科的民兵们注入了无穷的力量和勇气。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阎马庄民兵们以雷霆万钧之势从两面夹击伪军。一时间,喊杀声、枪炮声响成一片,硝烟弥漫,战火纷飞。伪军被这突如其来的攻击打得措手不及,惊慌失措,完全乱了阵脚。他们有的扔下手中抢来的财物,四散奔逃;有的吓得瘫倒在地,瑟瑟发抖;还有的妄图负隅顽抗,但在民兵们猛烈的攻势下,很快便败下阵来。

时间来到 1944 年的春天,大地逐渐复苏,万物焕发生机。阎马庄的民兵们得知了一个令人振奋的好消息:八路军老六团成功攻克了石沟崖据点,并将臭名昭着的伪军头子朱信斋生擒活捉!这个喜讯如同春风吹遍了整个村庄,大家无不欢欣鼓舞,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为了进一步打击敌人的嚣张气焰,鼓舞民众的抗日信心,四十多个阎马庄民兵和十多个区中队员自发组织起来,组成了一支强大的武装宣传队。他们不辞辛劳,往返奔波数百里,终于弄到了朱信斋那颗罪恶的头颅。

这支队伍浩浩荡荡地出发了,每个人都精神抖擞,意气风发。他们有的挑着朱信斋的头颅,让人们看清这个汉奸卖国贼的丑恶嘴脸;有的身背钢枪,威风凛凛,展示着人民武装的强大力量;还有的敲锣打鼓,热闹非凡,吸引了众多百姓前来围观。更有一些勇敢的队员踩着高高的跷子,在人群中穿梭表演,用生动形象的方式向广大群众宣传抗战必胜的信念。

这支武装宣传队所到之处,受到了当地老百姓的热烈欢迎和拥护。人们纷纷围拢过来,听着宣传员讲述八路军的英勇事迹和抗日斗争的胜利成果,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和信心。在那硝烟弥漫的岁月里,无论是处于敌占区内还是在边沿地带的村庄、集市上,都能听到激昂慷慨的口号声如雷贯耳般地回响着,还有欢快喜庆的锣鼓声响彻云霄,二者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令人瞩目的独特风景线。“日伪军必败!”这坚定有力的呼喊在空中激荡,仿佛要将敌人的防线彻底击碎;“当汉奸,与人民为敌决没有好下场!”这句警示之言更是深入人心,让那些妄图背叛祖国和人民的人不寒而栗。

这场声势浩大的宣传活动持续了整整 3 天,足迹遍布 20 多个村庄。其中甚至还包括距离堰东岭(原名烟墩岭,如今隶属于日照市东港区)日伪军据点仅仅只有 1 里多路之遥的水清坡村。如此近距离且毫不畏惧的宣传行动,给敌人带来了巨大的心理震慑。

时间来到 1944 年 5 月 14 日,沈疃等据点的日伪军犹如恶狼一般对阎马一带展开了大规模的疯狂扫荡。当时,有 100 多名气势汹汹的日伪军正耀武扬威地搜山,他们自以为能够轻松掌控局势。然而,令他们万万没想到的是,早已埋伏在山中的英勇民兵们如同神兵天降一般突然发动袭击。刹那间,枪林弹雨,喊杀声四起。这些平日里作威作福的日伪军瞬间被打得晕头转向,不知所措。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民兵们成功击退了敌人,而日伪军则只能拖着同伴的尸体狼狈逃窜。

革命烈士寇文斋于 1906 年呱呱坠地,降生于一个贫困的家庭。尽管家境贫寒,但家人深知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哪怕生活再艰难,也要勒紧裤腰带供他上学读书。寇文斋也十分争气,凭借着自身的勤奋与努力,成功考入了日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