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爱卿,”曹辟缓缓开口,“关于李明义的事情,朕想听听你们的意见。”
司马泉闻言,微微皱眉,沉思片刻后说道:“陛下,李明义虽然曾是唐国的皇帝,但如今唐国已灭,他孤身一人前来,我们若收留他,可能会引起周国的不满。而且,复国之事,绝非易事,魏国若贸然卷入,恐会陷入无尽的纷争之中。”
马宝天点了点头,补充道:“陛下,司马大人所言极是。魏国虽强,但周国势力更为庞大。若我们为李明义出头,与周国为敌,胜算不大。再者,魏国目前的军力,也不足以支持大规模的战争。”
周旭则从经济的角度考虑了这个问题:“陛下,战争需要庞大的军费和物资支持。魏国若卷入战争,必将对国内经济造成巨大的冲击。臣认为,我们应该保持中立,避免卷入他国的纷争。”
曹辟听着三位大臣的意见,心中已经有了计较。
李明义的投奔,确实给魏国带来了一个棘手的难题。
但他必须权衡利弊,做出最有利于魏国的决定。
........
曹辟,坐在龙椅之上。
而李明义,曾经的唐国之主,虽已落魄,但眉宇间仍透露着不凡的气度与傲骨。
“李明义,”曹辟的声音低沉,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玩味,“你曾贵为一国之君,如今却流落至此,所求何事?”
李明义微微一凛,随即调整心神,以谦卑之态回应:“陛下,世事无常,人生如戏。我虽曾坐拥天下,却也难逃国破家亡之命运。此番前来,非为私欲,实为唐国百姓之福祉所系。愿魏国能伸出援手,助我重建家园,让唐国百姓免受战火之苦。”
曹辟微微一笑:“李君此言差矣。魏国与唐国,虽曾有过友好往来,但亦不乏龃龉。如今唐国已不复存在,魏国若贸然介入,恐会引火烧身,招致他国非议。再者,魏国亦有自身之考量,不可轻举妄动。”
李明义心中暗自思量,面上却不动声色,继续以诚恳之态道:“陛下所言极是,魏国之顾虑,我亦深知。但请陛下念及天下苍生,唐国百姓亦是魏国子民之兄弟。若魏国能助我一臂之力,不仅可解唐国百姓之困,亦可彰显魏国之大义,赢得天下人心。”
曹辟轻轻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赏,却也藏着更深的算计:“李君之意,朕已明了。然则,魏国出兵相助,非同小可。需得李君有所承诺,方能成行。”
李明义心中一紧,却也明白这是关键时刻,必须表明决心:“陛下请讲,但凡我力所能及,定当全力以赴。”
曹辟缓缓开口,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其一,李君需承诺,复国之后,不得对昔日唐国之臣进行清算,需以大局为重,团结一心,共谋发展。其二,一旦复国成功,唐国需成为魏国之坚定盟友,共同抵御外侮,维护两国之和平与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