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邵堂和李运华对视了一眼,眼中都闪过一丝疑惑,李运华忍不住问道:“亲家,您有啥话就直说,别着急,慢慢说。”可王满银还是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急得孟邵堂在一旁直跺脚。
孙兰花站在一旁,看着王满银这副关键时候掉链子的模样,又好气又好笑,赶忙上前一步,说道:“亲家,亲家母,还是我说吧。我就想问一下,咱们两个孩子的婚期能不能定下来呀?孩子们感情这么好,早点把婚期定了,咱们大家也都能安心。”
李运华一听,脸上露出了温和的笑容,说道:“既然说到这里了,我和邵堂也没啥特别的要求。按传统来说,都是男方家先挑日子,要不这样,您先挑两个日子出来,咱们就按传统的来,您看行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孙兰花一听,心里的一块大石头瞬间落了地,脸上的笑容愈发灿烂,连忙说道:“哎呀,太好啦!其实我早就找人算过了,挑了两个日子。一个是农历八月十五,中秋佳节,月圆人更圆,寓意着两个孩子的婚姻圆圆满满;另一个是阳历十月一国庆节,举国欢庆的日子,他们的婚礼也跟着沾沾喜气,往后的日子热热闹闹、红红火火。这两个日子都挺好的,亲家和亲家母,你们觉得怎么样?”
李运华认真地思索了片刻,微微点头,说道:“嗯,这两个日子确实都挺好的,看得出来亲家您用心了。不过这毕竟是孩子们的终身大事,我想让孟鸽也自己选一下,尊重她的想法。”说完,她转身看向孟鸽,眼中满是慈爱与询问。
孟鸽脸颊绯红,羞涩得如同春日里初绽的桃花,眼神中满是纠结与欣喜。她微微咬着下唇,声音轻柔且带着几分犹豫:“阿姨,叔叔,这两个日子我打心底里都喜欢,一时之间实在难以抉择。要不,还是您来选吧,我相信您的眼光。”在她看来,这两个寓意美好的日子无论选哪一个,都承载着对未来婚姻生活的无限憧憬,所以实在难以取舍。
孙兰花轻轻摇了摇头,眼神中满是慈爱与坚持,说道:“那可不行,这可是你一辈子的大事,必须得你和亲家和亲家母定。毕竟,往后的日子是你和欣峥一起过,这结婚日子的选择,得你们满意才行。”孙兰花深知,婚姻大事,当事人的意愿最为重要,自己虽有想法,但绝不能替孩子们做决定。
李运华瞧着孟鸽这般犹豫不决的模样,心中满是心疼,她轻轻走到孟邵堂身边,轻声问道:“孩子他爸,你看这事儿怎么办?”孟邵堂微微沉吟,目光温和地看向孟鸽,说道:“你和孟鸽定就行,我相信你们的决定。”在他心里,妻子和女儿的意见才是关键,自己更多的是给予支持。
一时间,结婚日子的确定陷入了僵局,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有些不知所措。王满银在一旁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不停地来回踱步,眉头紧紧皱在一起,额头上冒出细密的汗珠。突然,他像是想到了什么,猛地停下脚步,大声说道:“咱们这样!要我说,咱们得先选一个媒婆来。这媒婆在婚姻大事里可是起着关键作用,让她来帮着参谋参谋,说不定能打破这僵局。”他一边说着,一边比划着,眼神中满是期待。
孟邵堂听了,微微一愣,随即点了点头,若有所思地说道:“亲家你这么一说,我倒觉得有点道理。这传统习俗里,媒婆确实有着特殊意义,能给孩子们的婚事增添不少吉庆。那咱们可得好好商量商量。”在他的认知里,遵循传统习俗,或许能为孩子们的婚姻带来更多的祝福与保障。
李运华也在一旁附和道:“亲家,我同意。这事儿确实得慎重,有个媒婆参与,也能让咱们心里更踏实。”她的眼神中满是对传统习俗的尊重,以及对孩子们婚姻的美好期许。
王满银见大家都赞同,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说道:“我提议,咱们四个做父母的一人写一个人在手心里,再一起公布。这样既公平,又能看看咱们是不是心有灵犀。”众人纷纷点头表示同意。
此时,司仪像是察觉到了这边的情况,赶忙小跑着拿来笔墨,并细心地准备了四个纸条。王满银迫不及待地拿过一支笔,沉思片刻后,在纸条上写下了一个名字,随后小心翼翼地将纸条攥在手心。孙兰花看着王满银的模样,不禁莞尔一笑,也拿起笔,在纸条上认真地写下一个名字,同样紧紧握住。孟邵堂脸上带着一抹淡淡的笑意,不紧不慢地拿起笔,写下名字后,将纸条轻轻握在手中。李运华看着大家都写完了,也拿起笔,思索片刻后,郑重地写下一个名字,然后小心地合上手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