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晋文公获封四邑

晋文公说:“诚信,是国家的根基,是人民为人处事的依据(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凭也)。限期三天的命令,谁不知道?如果再留下一天,就是失信了。得到原城而失去诚信,人民还凭借怎么相信我呢(民尚何凭于寡人)?”

黎明,就退兵了。

原邑人们都相互说:“晋侯宁肯失去城池,也不肯失信于民,这是有道之君啊!”于是争相在城楼上树立投降的旗子,顺着绳子缒下城墙追随晋文公军队的人,纷纷不绝,原伯贯不能禁止,只得开城投降。

髯翁有诗云:

口血犹含起战戈,谁将片语作山河?

去原毕竟原来服,谲诈何如信义多。

注:【口血:古代结盟有歃血仪式,结盟涂血在嘴上,以示信守。这里指结盟不久就背盟之意】

晋君已经退走三十里,原民追赶上来,原伯贯的降书也到了。

晋文公命令军队驻扎下来,自己单车回到原城,百姓鼓舞称庆。原伯贯来见,晋文公以王朝卿士之礼,把他的家迁到河北(黄河北岸)。

晋文公选择了这四个地方的驻守官员,说:“当年子余(赵衰)拿着盛粥的壶(壶飧sun)在卫国跟随我流亡,忍着饥饿而自己不肯偷吃,这是诚信的人。我今天用诚信得到原城,还以诚信守备它。”就任命赵衰为原大夫,兼管阳樊。

又对郤溱说:“你行大义不顾家族私利,最先同栾氏给我通报消息,助我复国,我不敢忘记你的恩义(子不私其族,首同栾氏通款于寡人,寡人不敢忘)。”任命郤溱为温大夫,兼管攒茅。

子不私其族,指郤溱与郤芮同族,郤芮是晋惠公夷吾的死党,而郤溱却首先通款于重耳。

各留下二千兵士戍守其地。班师回国。

后人论晋文公纳王示义,伐原示信,乃是图谋伯业(霸业)的第一件事。

这是发生在公元前635年的事。

附注:

济源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地形北高南低,地貌复杂,山势陡峭。夏朝时曾作为都城称为“原”,秦置“轵县”。济源市因处于济水发源地而得名,是“愚公移山”故事的原发地。地处“太行八陉(xing)”之首的“古轵道”要冲,是豫晋交通的咽喉要塞,为传统中原文化的核心区域。地处河南洛阳、焦作和山西晋城、运城四市的中间地带,素有“豫西北门户”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