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在荆州混的风生水起,他在百姓中广施恩信,军民拥戴,俨然一方诸侯。
平日里,荆州的事情关羽都是一言而决,极少主动给刘备上书。
即便是刘备发出的政令,在荆州也未必能够行得通。
上次刘备给诸葛瑾发出归还荆南的公文,关羽断然拒绝,当然不仅仅是为了替刘备保全荆州。
虽然事出有因,但关羽在荆州已经站稳了脚跟,自有他的底气。
所以,关羽趁机试探了一下刘备的底线,显示出他在荆州问题上的话语权。
虽然刘备默认了关羽的行为,但心中也产生了隔阂。
刘备让诸葛亮、法正、伊籍、刘巴、李严等人,共同制定的《蜀科》,在西川推行非常顺利,取得显效。
刘备下令在荆州也同样推行《蜀科》,却遭到了关羽的冷遇。
因为《蜀科》推行诸葛亮“以法治蜀”的主张,执法虽然严峻,但公正公平,百姓无怨。
那时候的官员,最大的权利和建立恩信的方式,就是审理案件,制造冤假错案,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因而有“破家县令”之说。
如果有法可依,官员本人的权利和恩信,就得到了很大的限制。
关羽镇守荆州日久,把荆州看成了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正致力于在老百姓中推行自己的恩信。
《蜀科》的推行,明显与关羽在荆州“广施恩信”的行径相抵触,因而被束之高阁。
《蜀科》是诸葛亮的心血,他对在荆州的推行情况非常关心,听到《蜀科》并没有执行的回报以后,也不敢公然逼迫关羽,曾经给马良捎来口信,希望他在推行《蜀科》上多花一分心思。
诸葛亮的嘱托,马良自然不敢推托,就提出找几个县试点《蜀科》,但被关羽以时机不到为由,直接拒绝。
关羽和马良一直配合默契,马良致力于推行《蜀科》,触犯了关羽的权威,使得关羽与马良首次出现分歧,也给他们之间的关系造成了裂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