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汉中之战(17)

马谡别传 高瞻非 1274 字 14天前

鲁肃自然不会毁坏自己亲手建立的孙刘联盟,更不想背信弃义暗袭荆州,又听到了大量不利于自己的谣言,内忧外患之下,身心俱疲,一下子病倒了。

小主,

鲁肃一病不起,公元217年(建安二十二年),鲁肃病逝,享年四十六岁。

孙权亲为举办丧事,并参加了他的葬礼。

在西川的诸葛亮,也为他举哀。

孙权还是明白事理的,始终不忘鲁肃在自己的政权创立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按照鲁肃的推荐,吕蒙如愿接任都督的职位。

……

……

建安二十一年(216年),曹操被封为魏王以后,权势更加稳固,汉室已经名存实亡。

曹操部下的官员,纷纷出来站队,其中一个有叫杨训的郡守上表,称赞曹操的功绩,夸述曹操的盛德,文章写的非常华美,被一些阿谀奉承之辈广为传颂。

杨训也因此受到了曹操的重用,当时有人讥笑杨训,说他虚伪地迎合权势。

因为杨训是崔琰推荐给曹操的,当时崔琰说他“虽才能不足,却清廉贞洁,遵守正道,曹操于是以礼征召了杨训。”

现在杨训的表现,刚好与崔琰所说相反,文采非常出众,但品行却被人质疑。

作为举荐人的崔琰,很受曹操的重用,位居魏国的尚书,也受到牵连和非议,认为他是荐人不当。

其实,杨训只是一郡之守,那些人拿他说事,目标就是崔琰。

崔琰听说以后,从杨训那里取来表文的草稿,仔细看了一遍,认为并没有什么不实的内容,只是看法各不相同,就写信给杨训说:

“时乎时乎,会当有变时!”

崔琰的本意,是讽刺那些批评者好谴责呵斥,而不寻求合于情理。

有人却断章取义,报告曹操,说崔琰这封信是傲世不满怨恨咒骂。

曹操也认为崔琰有不逊之意。坐罪下狱,最后为曹操所赐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