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贞观元年的大丰收,大唐在一片欢天喜地的烟火声中,迎来了充满希望的贞观二年。
做皇子实在太难了,尤其是作为皇家的嫡次子,那简直就是难如登天!
而要成为李世民家中的嫡次子,则是难上加难啊!
贞观元年,正值大唐盛世初期,李世民在朝堂之上郑重地提出一个令人震惊的建议:特别允许年仅 八岁的李泰参与朝政之事。
这个消息对于李泰来说,犹如晴天霹雳,因为这绝对不是他所期望见到的局面。
年龄稍长一些、已经 11 岁的李承乾听闻此事后,更是气得怒火中烧,连续好几天都对曾经最为疼爱的弟弟爱搭不理。
毕竟在此之前,李承乾一直认为自己才是皇位继承人的不二人选,如今却突然杀出个李泰来分走一部分权力和关注度,怎能不让他心生怨恨呢?
因为不久前骑马时发生了一场意外事故,所以李承乾脚部受伤后始终未能完全康复。
平时缓慢行走倒还无妨,但若是匆忙赶路,则会明显地一瘸一拐。
这种身体状况让李承乾心生自卑感,同时也让他对李泰产生了更强烈的嫉妒情绪。
面对两兄弟目前的状况,长孙皇后感到非常困扰和忧虑。
身为一个极其聪明睿智的女性,她早已洞悉李二所做的一切其实都是为了磨练李承乾。
如此一来,却对李泰过于残忍无情。
长孙皇后更担忧的是,如果这对兄弟之间关系不睦甚至恶化下去,可能会引发类似于玄武门之变那样悲惨的事件再次上演。
她一次又一次地向李世民表达着内心深深的忧虑之情,但每一次换来的都是李世民那看似温柔却又坚定无比的安慰话语:
“观音婢啊,身为朕李世民之子,如果连这点儿压力都承受不住,将来又如何能够承担得起继承天下大业的重任呢?
更何况后宫本就不应干涉朝政之事,所以此事你还是无需再过问了。”
说完这些话后,李世民便转身离去,留下长孙皇后一个人站在原地,气得好几日内都不愿与李世民说半句话。
此时此刻,李泰无可奈何至极,他心中既没有争夺太子之位的野心和欲望,也实在不愿意成为众人眼中被利用的那块“磨刀石”。
面对眼前错综复杂的局势以及各方势力的明争暗斗,他感到无比困惑和苦恼……
似乎历史上那些伟大的君王,他们对自己接班人的培养方式往往都会显得有些极端甚至变态。
例如,秦始皇嬴政为了纠正长子扶苏对儒家思想的盲目听信,不惜采取极端手段——焚书坑儒,这一举动直接把扶苏吓破了胆,从此以后只知道唯命是从、奉命行事。
而当扶苏接到赵高伪造的嬴政要求其自杀的圣旨时,竟然丝毫没有怀疑这份圣旨的真实性和合理性,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自尽。
再看汉武帝刘彻,他在刘据七岁的时候便将其立为太子,并悉心栽培三十余载。然而,由于担心卫家作为外戚势力过于强大,刘彻一直玩弄权术以维持各方势力的平衡,但最终却事与愿违。失去外戚支持后,加上刘彻被人欺骗,刘据在“巫蛊之乱”中不幸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