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安不知道王烨为什么这么看重,这个叫虞允文的年轻人,大概是看他年轻,想到了曾经年少轻狂的日子。
本来是想留在身边做起居郎的,但是被宗泽劝下来了,然后就到了孙安这里。
没有什么正经职位,就是一个干事,平常在孙安身边,做个跑腿的秘书,负责一些文书工作。
孙安也会写字,只能说会写,字能看,算不得好。
而这个虞允文年纪不大,文字极好,不仅字写得好,文笔也好,一看就是多年苦练的。
所以虞允文也帮孙安写些文书,对上对下的公文,还有同级公文,基本都是虞允文执笔,如今也颇受重用。
孙安这个人,性格豪爽,不拘小节,总能跟同僚属下,关系处的不错,而对虞允文~
孙安就严格的多。
“兵部说,府库里面,小米、蚕豆颇多,大同府库中便有,转运方便···”虞允文解释道。
“此事也怪不得你,我自去与蒋兴祖说。”孙安道。
蒋兴祖如今是兵部尚书,自枢密院同兵部分离之后,这其中自然就有了些不方便的地方。
以前枢密院一言堂的时候,就不会有这种事。
当然,这也是政权的正经状态,事业初创的时候,各部一言堂,效率最高,而如今步入正轨,自然是要互相监督制衡,这才是正经做事的状态。
无论是组织还是政权,在做大之后,都不可避免的要走到这一步。
孙安也没有难为虞允文这个跑腿的,自去找蒋兴祖去了。
这也是孙安的行事风格,该正经的时候,雷厉风行的很。
“孙兄来了。”蒋兴祖拱手一礼。
“大军开拔在即,既然有细粮,为何只拨付粗粮与后军。”孙安开门见山,问道。
毕竟是曾经自己带过的军队,孙安自然不能看着他们吃亏。
“大米和麦,不宜久存,此番进攻西夏,多是山路,耗时比久,粮食转运不易,大同府库既然有粮,自然是要用上的,总不能等着放坏了吧。”蒋兴祖道。
“蒋兄这话说的不妥当吧,府库的粮食,大同府北面还在修长城,劳工也能吃用,为何就委屈后军兄弟?”孙安皱眉道。
小主,
“军粮自有定制,小米、大米、麦均可为主粮,黄豆、蚕豆是拨付战马吃用,哪里就委屈后军兄弟了?”蒋兴祖也是据理力争。
“此番是我齐国三年来第一次大规模对外用兵,战士们连口细粮都吃不上了?”孙安问道,已经是带了火气。
“怎么,后军兄弟已经这么金贵了,不吃细粮便打不得仗了?”蒋兴祖也是寸步不让。
对兵部来说,从大同府库拨粮最简单,工作量最小,也最合适,不然这大冬天的安排转运白面和大米过去,路上都得死人。
若是说军情紧急,那自然没什么说的,如今不没急到那个份上。
大同府附近种小米的多,纳粮也是小米多,军粮标准中,本来就有小米,既然小米也能吃,那这事就得好好说道说道了。
唉~
只能说道理是这么个道理,事情还是这么个事情。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自然也有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