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冬衣

这个时间夜袭,就是不能成,也能给他们添个堵啊,唉~

“陛下也是夙夜忧叹,心忧战事,所以才遣我来此。”金富轼道,既然不想多聊,那就直奔主题。

拓俊京虎躯一震,转身问道,“陛下是下了决心了?是此间决战,还是迁都暂避?”

是的,如今高丽王俣还没有做好决定,到底是战,还是走?

这也就解释了拓俊京、朴景仁、甚至更早的金景初等等奇怪的行为,根源就在这里。

清州、水州、天安府、广州、树州,甚至脚下的杨州,放弃的不干脆,守的不坚决。

一会想着迟滞梁山,一会又想着保存有生力量,进退失据至此,拓俊京觉得就是谁放在这前线指挥的位置上,这仗也打不过。

“呃,还没有~”金富轼道。

“陛下做了十多年陛下,有些不舍也是正常。只是能快些,还是快些的好,广州如不战而走,开城也难守。”拓俊京道。

PS:王俣(1079年—1122年),高丽王朝第16任君主(1105年—1122年在位)。字世民,是高丽肃宗之子,1100年被立为王太子,1105年继承王位,1108年获辽朝册封为高丽国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俩人交谈称呼陛下,其实是有些逾越的。

虽然高丽国王来自宗主国册封,但是内部高丽国王自称”朕“,国王的命令称为“诏”、“制”、“圣旨”;国王的继承人被称为“太子”;国王的母亲被称为“太后”,首都被称为“皇城”、“皇都”,高丽国王被尊称为“陛下”、“皇上”、“海东天子”等,配偶有时亦尊称“皇后”;

颇有外王内帝的意思,大权未旁落的时候,高丽国王权力很大,这种事情也只能王俣决定。

“这便是陛下让我来问的,此时若战,元帅有几成胜算?”金富轼正色问道。

尹瓘病死,吴延宠战死,林彦被杜壆阵斩于白翎岛,崔弘宰战死与海州之战,朴景仁殉国,王字之出海至今未归,而且那也不是帅才···

所以留给高丽的统帅真的不是很多了,如今王俣问拓俊京意见,也就很正常了,总不能问他岳丈李资谦吧。

拓俊京沉默片刻,说道:“一成可能能赢,三成可能减员不超过三成,五成把握不全军覆没。”

“怎的···怎的这般···”金富轼都不会说话了,梁山这般,这般强的吗?!

“因为天气!天气对交战双方是公平的,冷都是一般冷,但是又是不公平的。”拓俊京没有管金富轼激动与否,继续自顾自解释道,“梁山大军冬装比我们的厚,准备的比我们的多,所以他们能在这种天气还补全营寨防御,甚至奢侈的用火烤地面,你可知道这需要多少木炭?”

“而广州城内呢,每天冻死的民夫数百人,就是精锐正卒,手指、脚趾、耳朵,冻伤者不知凡几。这般天气,白日自然能列阵迎战,可只要站立的时间稍久,手脚都是麻的,如何作战?”

“这般天气决战,一旦战败,无屋舍遮蔽,无营寨接应,只凭甲胄、单衣、如何能度过慢慢寒夜?”

拓俊京吐出一口白气,情绪稍缓,两人相对沉默,片刻之后。

还是金富轼开口道,“此非战之罪,我自会将拓兄难处说与陛下听。”

金富轼走了,实在是没有脸面继续待在这里,只能尽快回去把事情说给陛下知晓,也好早做决定。

实际上这事从头来说,自然是双方是综合国力,也是中间出了些不好说的事情。

高丽在这半岛立国百年,总是要穿衣服的,就是冬天衣服有些不够,那也不至于连军队的都装备不齐。

只是一来扩军太多,准备不及,毕竟大部分人逃难的时候,收拾了贵重金银,一路所需粮食,但是夏天逃难带冬衣的没那么多,而且南边来的,很多人的冬衣本来也没那么厚。

高丽官方自然也有准备,只是这玩意说来简单,实际准备起来不容易,就是去辽国、大宋去买,都很难能买那么多,二来也是本来不多的冬衣储备,也大多送到了高丽东北,高州附近,这是如今高丽上下许多人知道的退路。

所以现在这情况就非常的尴尬了,拓俊京有怨言自然也能理解了。

拓俊京常年在北界领兵,连个轮换都没有,对天气的变化自然明白,这天气一年冷似一年,是真的能冻死人的。

所以对部下强抢民间冬衣的行为,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总是要冻死人的,百姓一直待在家里,没有冬衣大概也能活的下来~

··· ···

王烨看着营寨中忙碌的辅兵,一时沉默。

平日里王烨是很少出现在辅兵军中的,这次出现,也是无奈。

正卒需要保证战斗力,所以大部分工作都是辅兵来的,但是这种天气下,无论是安营扎寨,还是日常巡逻,都辛苦的有些过分,甚至会死人。

所以王烨才认真履行自己一个元帅的职责,面带微笑,巡视军营,对各处忙碌的辅兵嘘寒问暖,关怀备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