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个大明,这样兼官只有极个别的罕见例子。
至于某些总督的右都御史兼兵部尚书,某些巡抚的右副都御史兼户部侍郎之类情况,是因为两个官名都是虚衔,并非实职。
所以林泰来如果真升右佥都御史,那么相应的,原有三部郎中和翰林院修撰都要免掉了。
第二个华点就是,如果真以右佥都御史出差,按照体制惯例,那就成了长期出差地方的工作性质了,失去了纯粹京官的地位。
想要再回京师,还得多费一点手续,不能想回就回。
有的人可能为了虚名,愿意付出这样的代价,但从赵四的表态来看,林泰来显然不愿意。
对林泰来而言,可能实权比虚名更重。
赵四给了王三一个台阶下,“林泰来本就是以京官出差地方,不必再另加什么御史官衔了。”
此时赵四又有了新的感悟,难怪林泰来先前死命推自己入阁。
如果没自己人在中枢盯着,真是很容易出事故,一不留神就要被坑。
王三见小计谋被识破,冷哼一声,反问道:
“那你说,又要在陕西督理粮饷,又要升级,该配置什么合理官职?
在京师升一个太常寺少卿或者大理寺少卿,去陕西督理粮饷也不伦不类!
难不成给一个陕西按察副使?还是陕西布政司参议?
所以还是升为右佥都御史最为合适!不然就没法升了!”
赵四胸有成竹的说:“此言差矣,还是有比右佥都御史更合适的官职!
例如朝廷不但在京师设置太仆寺,在各地也设置了若干行太仆寺,恰好在陕西就有。
所以可以升为陕西行太仆寺少卿,既是京官,又便于在陕西行事。
更妙的是,太仆寺管马政和马价银,又与军需后勤有关系!
而且也解决了升官的问题,虽然只是从四品不是正四品,但以林泰来的淡泊名利和宽广胸襟,想必不会介意!
实在不行,将林泰来的翰林品级升半品,可以作为一种弥补。
总而言之,还有比行太仆寺少卿更合适的官职吗?
反正林泰来的兼官都已经这么多了,也就不在乎再多兼一个了!不然的话,真解决不了升为四品的问题。”
王三完全找不到角度反驳,无言以对。
王二惊奇的看了眼赵四,没想到这低调人也别有锋芒。
“若再无意见,就如此上奏了!”王二又看向王三说。
散会的时候,赵志皋站起来后习惯性振了振衣袖,可能力度稍大,从袖中飘出了一张大纸条。
王锡爵眼明手快,一把将纸条捞在手里,只见得纸条上有蝇头小楷写道:“八种升职预案.四种降职预案”
虽然纸条被迅速抢回去了,但王锡爵依然大为震惊!
他震惊的并不是纸条上内容,而是堂堂一位阁老竟然能放下身段,甘心做这种傀儡事,当真是恐怖如斯!
林泰来当初是怎么从万千官员中,慧眼识珠把赵四挑出来的?
十一月中,郑总督将捷报发给朝廷;十一月底,朝廷关于功臣的升赏下发过来。
以这时代的条件,已经是超高效率了。
郑总督不关心别人,只关心林泰来。
当看到翰林院侍读、吏礼兵三部郎中、陕西行太仆寺少卿、参赞陕西军务兼理粮饷这个林泰来新官职后,郑总督终于彻底放心了,并且立刻开始张罗送行宴。
达云达东楼从世袭指挥佥事、游击将军,升到了世袭指挥使、参将。
郑总督又给添了五百人,连带原先五百人,凑成了一千人,全归到达云营。
然后将达云营划拨给林泰来做标营,达云官职就成了林太仆标营参将。
本来这样一大通整编,正常情况下也要费点时间,别忘了达云营里还有很多需要升官的有功之人。
但是在郑总督的雷厉风行之下,仅用了五天时间就完成了林太仆标营的整编。
于是在十二月初,刚进入腊月,林太仆带着达参将、二百家丁、一千标兵从金城出发,踏上了东行之路。
在明代,陕西省这个概念和后世完全不同,比后世面积大得多。
像后世甘肃省最东部地区,庆阳府、平凉府、临洮府等几个地方,现在都属陕西省,清代才划归甘肃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