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章 一步一坑(下)

大明话事人 随轻风去 2184 字 2个月前

杨巡抚刚下船,连城都没入,哪来的这些黑料?

赵百户仿佛知道中军官的疑惑,主动解释说:“漕军回程时,可以顺路运货,阁下也是知道的吧?”

在如今大明,有一项特殊政策,那就是漕运船只空船返程时,允许装载商品货物。

这个政策还是很不错的,有两个好处,第一是不浪费漕船返程时的几十万吨运力,促进南北货物流通。

第二是负责漕运的漕军实在太辛苦,可以通过这种方式给予漕军一定补贴,又不用增加朝廷开支。

中军官点了点头,这个政策他当然知道,但与今天的场面又有什么关系?

赵百户很平淡的说:“方才军门下令抓捕的那十几个苏州人,都是运送漕粮到扬州仓的漕军。”

中军官对此难以理解,刚才那个吴田氏告状,杨巡抚不受理后,又冒出了十几个形迹可疑的人,押着两个“人证”出现,然后都被杨巡抚抓起来了。

难道赵百户的意思就是,这十几个人身份是苏州卫的漕军?

可是苏州卫来的漕军,为什么掺乎吴田氏告状的事情?

赵百户确实非常明白别人的疑惑点,这事一般人看不懂,或者某位大官人的布局有点复杂,非要详细解释不可。

所以又一次主动的详细解说:“那十几个漕军先前与吴家有过合作协议,用空漕船运吴家的盐回苏州,合伙从中取利。

没想到吴家遭到郑家的伏击围歼,大部分成员和货物都没了。

既然吴家覆灭,那十几个漕军与吴家合伙取利的计划自然就落空了。

出于义愤,他们搜寻到了两个来自郑家的人证,并于今天带到杨军门这里。

没想到杨军门为了偏帮郑家,竟然不分青红皂白,把十几个漕军都抓了起来。”

听到这里,中军官心神震动,不由自主的瞪大了眼珠子。

虽然还未清楚事情全貌,但就凭直觉也能感到,要出事故了。

凤阳巡抚按惯例兼着总督河漕,甚至可以说河漕事务就是凤阳巡抚最重要的差事!

但一个河漕总督,为了偏袒盐商,把完成运粮任务的漕军抓了起来,这听起来已经很有点“政治丑闻”的样子了。

从某种角度来说,漕军卖苦力,为了完成河漕总督的差事。

而河漕总督如果偏帮着盐商这种“外人”,毫不讲理的抓漕军,就实在有点难看了。

更别说这些漕军还是江南苏州卫的,并不是江北扬州卫、凤阳卫的人,司法管辖权也不属于凤阳巡抚河漕总督。

赵百户还是很平静,指着那些闹事的上千人群,仿佛在说一件与自己完全不相干的事情:

“这些人大部分都是来自我们苏州卫的漕军,运送今年第一批漕粮到扬州仓。

我们这些漕军兄弟,出门在外向来十分团结,一人有难,就有千百漕军兄弟援手!

今日有十几个同样来自苏州卫的漕军兄弟控告盐商郑家,其他人当然要来声援。

没想到在光天化日之下,杨军门为了包庇非法盐商,竟然直接下令抓捕这十几个漕军兄弟!

其他漕军兄弟亲眼目睹此事,怎能不义愤填膺?怎能不怒发冲冠?

所以在忍无可忍时,发生这样的漕军哗变,实在再正常不过了,又有什么可奇怪的?”

中军官:“.”

他终于彻底弄明白,发生什么事情了。

原本眼睛里看到的情况是,第一步,吴田氏状告郑家,杨巡抚谨慎避坑,不接状子,这很正常。

然后就是第二步,有十几个人提供郑家犯罪证据,而杨巡抚为了帮助郑家,以调查名义将这十几个人暂时抓起来。

这也很正常,无论告状的人还是提供证据的人,都是小人物,掀不起波澜。

根据官场经验,接这种莫名的案子很可能就是坑,陷入别人的节奏。

但可以另起名义,以我为主,按自己的节奏来办事,这样可以避坑。

再然后就是第三步,有上千人莫名其妙的聚众闹事,疑似有来自苏州的神秘人物操纵和组织。

不过这种闹事对巡抚完全没有杀伤力,最多就是表面热闹。

但是似乎有人变了个障眼法,把所有人的眼睛都欺骗了,其实真相并不是上面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