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勇向峡谷的底部游去,他的身体在靠近峡谷的入口时,他感到一股莫名的阻力,把他的身体往外推去。
陈勇不由心里一惊,这是怎么回事,明明看见是平静无波海水,怎么会产生阻力呢?
陈勇百思不得其解,他不死心放慢速度靠近峡谷,这一次他不再鲁莽,而是运起鱼形太极的心法,看能不能扛得住这种无名的阻力。
陈勇连续尝试了好几次,都受不了那种无形的压力退了回来,这种压力就像一把尖刀,一次次的用尽全力扎进你的胸膛,那种压力之大可想而知,好在陈勇的身体有自我调节功能,经过十多次的尝试,慢慢的他就习惯这种压力。
陈勇成功穿过压力的区域,来到了峡谷的底部,当他看清地形的时候,就知道这股压力是怎么回事。
原来峡谷比较深,跟海底的落差有100米左右,加上英吉利海峡流过的海水湍急,因为落差的原因形成了一个漩涡,而这种压力就是来自漩涡。
峡谷的底部看不到淤泥,看不到海草贝壳之类的,也看不到一条海鱼,整个峡谷的底部都是光秃秃的,全都是又细又软的沙子。
陈勇踩在沙子上,迈步往峡谷的前面走去,他走了有100米左右,忽然他感觉右脚踩到一个硬物,他把右脚移开,蹲下身子用手刨开沙子,很快,陈勇就从沙子里面挖出一只碗来。
陈勇拿起这只碗仔细的看了起来,他第一眼就看出这是一只来自华夏国明代的瓷器。
这只碗保存完好,完全看不出它已经在海水里浸泡了上百年,也没有海捞瓷的特征,仿佛是刚被人扔下海底里的,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釉面的色彩有所黯淡。
下面就来说说海捞瓷,瓷器沉入海底后,海底生物在瓷器上必然经过附着、生存、死亡的过程,并随瓷器一起经受海流冲击,最终被泥沙掩埋,因此,能在瓷器上“寄生”下来的海底生物残留体都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看上去“干”“老”,近期才“乔迁新居”的海底生物遗存基本没有。经过上百年时间,能在瓷器上“寄生”下来的海底生物残留体已完全钙化,有的已成化石状,没有新鲜感。掰开个别海底生物残留体观察,会发现里外钙化程度相同,色泽基本一致,嗅之无异味,且基本没有锐角及特别突出的部位。但也有特殊的情况:有些瓷器由于刚好掉入海底岩石或珊瑚礁缝隙中,受海流、泥沙冲击影响较小,一些海底生物如珊瑚类还能在瓷器上长成一定的形状。
但是这些特征在这只碗里看不到,这让陈百思不得其解,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