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汉终军,弱冠系虏请长缨;君不见,班定远,绝域轻骑催战云!男儿应是重危行,岂让儒冠误此生?况乃国危若累卵,羽檄争驰无少停!弃我昔时笔,著我战时矜。一呼同袍逾十万,高唱战歌齐从军。齐从军!净胡尘,誓扫敌寇不顾身!”
崇祯十七年二月初,谅山府城外大校场,一万多将士排成整齐的队列,以旅为单位,分为四个大方阵,站在大校场上,扯着嗓子唱着兴华军的军歌。数月的时间过去,在成子龙和军衙众人的共同努力下,兴华军的规模恢复到了战前的水平,在原有九千人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完整的水兵旅。如此,兴华军拥有骑兵、炮兵、火铳兵和水兵,可谓是兵种齐全。
除此之外,高衡还安排了不少教书先生进入军队,教战士们读书写字,不说把士兵们一个个都变成能写能说的秀才,最起码是在军队中进行了一次扫盲,保证每一个士兵都认识基本的汉字。这种文化的教学将会持续下去,一直到所有士兵都成为书写流利的有一定文字基础的人。
所以,高衡特意给全军写了一首军歌,取名为文化青年从军歌,这首歌的歌词朗朗上口,很快就受到了将士们的喜爱,在全军传唱。
一曲唱罢,高衡走上了点将台,手上有了大笔的金钱,兴华军的物质条件稳步提升,首先就反映在了军营和训练场上。军衙组织人力,在谅山府城外修建了全新的军营,织布工坊赶制了上千顶帐篷,给将士们使用。
原先在城外的大校场也进行了扩建和翻新,建立了不少新设备和新的训练场地。方便将士们在其中增加更多的军事技能。今日,高衡将全军集中在谅山府,除了训话之外,还有一件更加重要的事情。
只见高衡对身边的范玉点了点头,范玉小跑几步走下点将台,片刻后又端着一个托盘上来了。托盘的上面盖着红色的布,让其他人看不清里面究竟是什么。
他走到高衡面前,高衡一把揭开了红布,从托盘中拿出一杆崭新的,在阳光下反射着慑人寒光的,通体黝黑的火铳。点将台下方立刻传来了嗡嗡的声音,显然是将士们都在小声讨论着高衡手上的究竟是什么火铳。
“将士们,看见本将手里的这杆火铳了吗?这就是兴华军制造局最新研制的产品,燧发铳。”高衡举着火铳,对下方的一万多将士展示道。
“燧发铳?燧发铳?”更大的声音传来。燧发铳的研制从一开始就是保密的,除了一些高级军官以外,绝大部分士兵是不知道的。现在兴华军已经取消了长枪兵的编制,打完荷兰人和郑氏朝廷之后,他们又缴获了大量的火绳枪,加上自己的工坊修复和生产的,一共一万多杆,正好可以装备全军。
所以,目前兴华军的编制是两个火铳旅,一个水兵旅和一个骑兵、炮兵混合旅。因为缴获了大量的火炮,所以炮兵力量得到了大规模的扩充,混合旅当中有两个炮兵营。同时还有不少缴获的战马,不管是在安南人这里还是在荷兰人这里,兴华军都缴获了数百匹战马。这些战马高衡一股脑配备给了骑兵营,基本上让骑兵们做到了一人双马。
要知道,一人双马跟一人一马完全是不一样的概念。兴华军骑兵的机动性能大大提高,并且具备了长途奔袭的能力。当然,骑兵的数量还是太少,日后再扩军,高衡一定要建立一个完整的骑兵旅。
高衡点点头道:“不错,就是燧发铳,你们现在装备的火铳都是以火绳点火,现在,我们有了一种全新的点火方式。”说罢,高衡端起火铳,转身对着点将台上竖起的木靶,毫不犹豫扣动了扳机,砰的一声,白烟飘过。弹丸飞射而出,准确命中了十几步外的靶子,将其打得木屑飞溅。
范玉将靶子转过来,在全军面前展示,只见人形靶子的胸口被打出一个好大的洞,可以想象,如果这种铳弹打在人身上会是什么效果。
让我们将时间倒回五天前,五天前,高衡正在军衙中处理公务,忽然有士兵来报,说是火铳工坊的南怀仁和卜弥格等人有了重大研究成果。高衡立刻放下手中的公务,火急火燎赶去了工坊,一进大门,就听见了爆豆般的火铳声。
南怀仁看见高衡进门,大笑着冲过来道:“哈哈哈哈,将军阁下,我们的火铳,我们的燧发铳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