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看谁先耗不下去

在随后的半月中,李漓的部队继续全力以赴向潘费利亚推进。凭借库泰布苏丹的身份,他们赴潘费利亚驱逐诺曼人的行动获得了正当的名义,整个行进过程中几乎未遇任何阻碍。特别是安托利亚苏丹卫队,在哈迪尔的指挥下,这支纯塞尔柱人组成的部队得到了所有乌古斯人的广泛支持和拥护。许许多多的乌古斯人带着战马和武器主动加入他们的队伍,使得李漓不得不将安托利亚苏丹卫队分成两支:一队继续作为安托利亚苏丹卫队由素海尔率领,另一队则称为潘费利亚埃米尔卫队交由波巴卡指挥,每队都有一千五百多人。哈迪尔则作为军事大臣协助李漓管理全部队伍。至于虎贲营,则把虎贲营原来的副指挥加尔比恩提升为虎贲营指挥。

这一系列的变化标志着李漓麾下的力量正式成为安托利亚苏丹国的官方军队。李漓的队伍之所以能顺利前进,一个重要原因是基里杰在尼西亚被卡塔卡隆死死拖住,外部部队和地方官吏也在观望局势变化,在执行基里杰的命令时都会有所保留;另一方面,登陆吕底亚的诺曼人已经击败了前来支援的塞尔柱军队。现在,整个安托利亚地区没有任何一支塞尔柱军队能够被抽调去潘费利亚抵抗诺曼人的侵略;当然,当地的塞尔柱军队也自知无力阻挡李漓的进军,甚至在他们难以应对压力时,他们被迫选择易帜,归顺安托利亚苏丹国。

眼下,所有身在安托利亚的乌古斯人迫切需要一个英雄来平定混乱局势,而李漓,作为库泰布的“拥护者”,无疑成了他们心中的理想人选。库泰布的新身份为李漓提供了在安托利亚畅通无阻的通行证,虽然他尚未有足够的实力和时间来彻底掌控所经过的每一片土地。

当李漓和他的队伍进入潘费利亚地区后,他们从当地人那里得知,入侵的诺曼人大约有五千多人,他们主要来自不久前被征服的西西里岛,他们的首领来自法兰西北部。然而,这些诺曼人虽然围攻潘费利亚主城近一个月,却仍未能攻破城池,甚至还未完全控制那些乡村;于是他们只能在洗劫了附近的村镇。这一消息让李漓陷入了尴尬的困境:因为潘费利亚尚未沦陷,便没有所谓的收复之说,如果帮助潘费利亚守军解围,也是一件徒劳无功的事,因为城里的人对安托利亚苏丹国的态度不得而知,或许在城里的埃米尔和守军看来,安托利亚苏丹国是不折不扣的伪政权。

当李漓的军队抵达潘费利亚时,诺曼人也打听到了一些关于这个新出现的“安托利亚苏丹国”的传言。这些传言称,这个国家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正统。因此,诺曼人并没有急于与李漓开战。相反,他们决定采取观望和试探的态度。诺曼人选择继续围困潘费利亚城,但不再发动攻城战。很明显,他们不想再继续消耗自己的力量,他们可不想让自己成为李漓崛起的垫脚石。

李漓带领着他的队伍,巧妙地避开了潘费利亚城,绕行了一段距离后,终于找到了一个合适的落脚点。他们选择在一片地势平坦开阔的地方安营扎寨,这里距离诺曼人的舰队停泊港湾大约有三十里远,同时也与潘费利亚城保持着同样的距离。这样的位置既能保证他们的安全,又能随时掌握周边的情况。

时间一天天过去,这种紧张而又微妙的三方对峙已经持续了十天。潘费利亚城内的塞尔柱军队坚守不出,他们既不试图突围,也不主动发起攻击。城外的诺曼军队同样按兵不动,既不进攻也不撤退,仿佛在等待着什么。而李漓率领的大军则静静地驻扎在远处,密切观察着局势的发展,但并不轻易采取行动。

每天清晨,太阳升起时,城墙上的塞尔柱士兵会警惕地注视着城外的诺曼军队和远方的李漓大军;而诺曼军队则会在营地中整齐列队,展示出他们的军威;李漓的军队则会派出侦察兵,严密监视双方的动静。

白天,塞尔柱军队会在城墙上巡逻,加强防御工事;诺曼军队则会进行军事操练,保持士气;而李漓的大军则会与当地居民交流,了解情况,并做好战斗准备。

夜晚,城墙上的火炬照亮了塞尔柱军队的身影,他们警惕地注视着黑暗中的敌人;诺曼军队的营地中火光闪烁,首领们围坐在篝火旁讨论战术;李漓的大军则会在夜幕下悄然调整部署,随时准备应对可能的变化。

就这样,一天天地过去,三方势力都在等待着对方先露出破绽,或者出现转机。在这漫长的僵持中,每一方都在努力维持自己的优势地位,同时也在寻找打破僵局的机会。

在指挥营帐里,李漓紧盯着那张临时编制的地图,他的眉头紧紧地锁在了一起,仿佛要将地图看穿一般。他地图上标记着各种地形、敌军分布和我方兵力部署等信息,而他脑海中则不断地推演着各种可能的战术方案。

哈迪尔静静地站在一旁,他的眼神中流露出深思的神色。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将领,他深知这场战争的重要性和艰难程度。他默默地观察着李漓,心中暗自佩服这位年轻将军的智慧和决断力。

小主,

博扬端起茶杯,轻轻啜了一口水,沉稳地说道:“我们不能一直这么拖下去,尽管我们的食物还算充足。然而,卡塔卡隆和基里杰的缠斗不会永远持续下去。我们必须在他们战争结束前,掌控潘费利亚,否则我们的处境会变得非常危险。诺曼人还有船可以载着他们撤退,而我们却无路可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