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文进士,居然能夺得武状元!(武举绝伦及第)
赵吉宣布道:“朕决定:明年春,开武举恩科。”
今日是宣和二年十一月十六,赵官家决定明年春便武举的恩科考试。这次朝会上的文武百官皆感觉,这武举恩科开得有点急啊!
参加这次朝会的文武百官都知道,科举或武举本应该是三年一届,而大宋朝历来重文举,每三年那是必须进行一次科举考试的,可是武举却时而取消,时而又恢复。
所谓的开恩科,就是原本这一年并非科举或武举的应试年份,或逢皇帝整岁的寿诞年,或是国家遇到了大喜庆之事,皇帝一高兴便在原本没有应该的年份里加开了科举或武举的考试。
群臣揣摩着圣意,应该是此次赵官家御驾亲征平定了方腊之乱,故此才要在明年春加开武举恩科吧?!
其实,赵吉一方面确实是高兴于自己这位穿越者,因为见东南的方腊起义后,还没有形成野火燎原之势,提前扑灭了为害东南的方腊起义,这当然高兴了。
另外,赵吉急于开武举恩科考试选拔大宋的为将之才,也是他这位熟知两宋历史的穿越者,知道距离金国灭掉辽国、直接南下进攻大宋的时间,剩下没有几年的时间了。
朕,一定要准备周……。
因为朕这位穿越者带来了蝴蝶效应,那么原本应该是在靖康之变后。崛起的南宋抗金名将诸如岳飞等人,会不会因此被埋没于朕所穿越的这个世界里的历史长河里呢?
也就是,有了朕的一系提前预防金军南下,阻击金军于大宋国门之外,甚至是朕的大宋在这几年的励精图治、秣马厉兵后,甚至可以反攻强大的金国后,就将现在才十七八岁的岳飞、二十来岁的吴阶、王璘等一大批未来优秀的抗金名将给埋没了呢?
故此,赵吉便急着增开武举的恩科。
此时,领枢密院事、燕国公郑居中,出列躬身拱手,问道:
“微臣郑居中,请官家明示,明年春几月增开武举恩科?以让兵部提前有所准备。”
赵吉看到郑居中考虑得很周到,便高兴地点了点头,略一沉思,便道:
“今日,朕便下诏全国,增开于明年宣和三年增开武举恩科。
明年一月,大宋各县,举行武举【县试】。
明年三月,各州府,开武举【解试】……”
赵吉说到里略停顿了一下,回想一下自己所学的历史知识。
嗯!自己在这次朝会上,没有说错。
明清时的科举或武举,县一级考试称为童试,但是宋朝时这种县一级的考试直接称为【县试】,考中者为文秀才或武秀才。
乡试,也是明清时的叫法。可是在唐宋时,称乡试为“乡贡”或“解试”,由各地州、府主持考试本地人,一般在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
明清时,州府一级的考试虽然叫乡试,但是,却把乡试的第一名称为“解元”,这也是因为沿用了宋朝时称州府一级“解试”的叫法。
赵吉知道历史上,非常有名的解元,就是明朝时的唐解元,即唐伯虎。
唐伯虎以应天府乡试第一名(解元)的身份,入京参加大明朝弘治十二年的会试时,按理来说,他最次也能考上一个进士或同进士出身的。
不过,这位唐解元,点子背啊~!
唐解元却在会试时,被卷入徐经科场舞弊案,坐罪入狱,贬为浙藩小吏。从此,唐伯虎无缘科场,丧失进取心,游荡于江湖,埋没在诗画之间,虽成一代着名诗画大家,但他晚年却生活穷困,依靠朋友接济度日……
赵吉胡思乱想至此,又继续说道:
“明年六月,在京城武举【会试】。会试出榜后,七日内择吉日举行殿试。”
领枢密院事、燕国公郑居中,建议道:
“微臣居中认为,明年一月开武举【县试】,三月开武举【解试】,六月开武举【会试】,期间相隔二至三个月,是否急了些呢?”
赵吉斩钉截铁地说道:
“急?!
固然是急了些!
这便是朕急于想让各地的贤良勇士,充任到我大宋军中,做好保家卫国,强我国威!
不过,燕国倒是也提醒了朕。
如此之急,有些偏远之地的贫困武举考生,恐怕一时难以凑足路费和住宿费。
朕下旨:
让各地县衙出资,赠给【县试】后的武秀才钱财,以助其去往州府参加解试之路费餐费住宿费。
武举【解试】中举者,各州府还要派最快之舟车,走官驿之陆道或水路,送武举人入京参加【会试】,亦要赠武举人不善来往之餐费住宿费。
如此一来,既便我大宋偏远之地的武举人,也能按时入京参加会试。
更显我朝,对武举之礼重!”
郑居中一看,赵官家安排得如此周到,自己怕武举各级考试时间相隔过短的担忧已经解除,便恭贺道:
“官家圣明,想得周全,微臣佩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郑居中归列……
朝会之上的文武百官中,表情不一。
武职官员,心中高兴……
文官们心中却疑惑:
如今的赵官家为何这般急着开武举恩科呢?
而且还开创了大宋历史先河,这般重视武举考试,甚至给武举考生的待遇,都已经超过了文举考生……”
朝会上的文官为首者,太宰余深出列,启奏道:
“官家提倡文武并重,可喜可贺。
然则,武举应试之时,对武举考生如此优待,让各地官府出资赠给武举考生以路费、餐费、住宿费;这是文举考生所不曾有过的。
微臣余深,恳请官家能否也效武举之法,给明年文举考生以同样之优待呢?”
赵吉知道这位余太宰,只在为天下读书人的文举考生争取利益,无可厚非。
虽然赵吉急于通过武举选拔一批优秀的年轻将领,补充到大宋军中的基层单位,故此要增开武举并给武举考试更好的待遇,
但是,穿越者赵吉还是知道‘文能安邦,武能定国’的道理。
国家无论是刚刚建立还是在后续的和平发展中,都是需要文臣来安定天下,使百姓安居乐业的。当国家出现战事时,就需要武将稳定四方。
赵吉微微一笑,便道:
“余太宰之言,甚是有理。朕准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