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如同一个泥潭,当弥足深陷时难以转动。
文明如同一个漩涡,当漩涡滚动的那一刻难以制止。
当泥潭和漩涡结合在一起是什么?
平衡?
不!
这是失控!
而出自禁区的怪物,或多或少都有些失控的症状,或者说这也是禁区的特征,当然他们的失控,并不是乱发失心疯的那种,而是处于一种克制状态,在简单一点,就像躺平摆烂?差不多。
如世界本没有规矩,都是认为制定出来的,那么破坏这些规矩,等同于归回本源,是不是应该?应该!更是顺应。
但是吧...正因为有了这些乱七八糟的规则,因此谱写出了一篇又一篇的蓝图,那么毁灭这些蓝图应该吗?站在蓝图的角度则是错的,而且是大错特错。
明明是对的,但所有人都告诉是你错的时候,这时是坚持己见,还是随波逐流?嗯...无论是站在哪边都是错。
站在己方,于蓝图而言是错。
站在蓝图,于自己而言是错。
一旦选择了站边,意味着抛弃了另一边,那么还完整吗?
一生二,二返一。
只占一边的一和两边全都要的一是不同的,选择一边是唯一,选择两边是合一。
若两边皆选的后果,面临的也就是失控了。
不知道做什么,不知道怎么做,做啥说啥都是错,那么自然是什么都不做不说了,这样的状态类似于冰冷的死亡。
而失控的另一种叫法,嗯...无为。
这样的状态以禁区居多,因禁区的想象非常高,当想象的东西多了,生出渴望,但渴望却达不到,自然无为了。
这时第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无为心境。
至于第二种...
如禁区的怪物进入到世界和文明了,那么心境就会上升到更高的程度。
如英雄这玩意,虽可歌可泣,但又愚蠢的可笑,恨不得掐死,感觉智商在被按在地上摩擦。
如枭雄这东东,虽卑鄙无耻,但亦会迎来欣赏,可同样会迎来厌恶。
杀伐一念是简单,可事非怎么定?怎么定怎么错,失控的第二阶段,如肆意妄为般的随心,一意孤行失心疯,可这样行吗?行的基本成了变态,而不行的同样。
第一种变态简单,就像站边一样,只不过之所以是变态,则是因为它们反复横跳,今天站这边,明天站那边,琢磨不定,反复无常。
而第二种变态则不同了,虽同样的肆意妄为,但心态上呈现另一种表现,比如把别人当成自己,别人不认可,等同于自己不认可,为了寻求自己的认可,那么干掉对方是不是挺好?嗯。
干掉认个错,就像这个弱小的自己明白自己错了,强大的自己表示原谅。
是不是很变态?没错!
不过这样的方式仅仅是失控时候的解决方法。
若第一重以无为克己,那么第二重则是以无止为制,而第三重则是为失控寻找平衡的支点,或者说同框合照?无休终止?也可以这么说。
简单来说就是拿两个框框放在一起作出一个比较。
如一个人破灭了一个蓝图,杀生亿万万,可他又缔造了一份蓝图,挽生亿万万,那么这个杀死亿万万的家伙有罪还是无罪?嗯...没有!因完成了循环的交替。
破灭开始之时,即是循环新生。
可个体与蓝图不同,个体不少,而蓝图量更大,若是单纯的对撞,那么个体有多少死多少,绝死无生,那么怎么才能完成循环交替?嗯...万一!
个体与个体的等同,生死由命。
个体与群体的差别,九死一生。
个体与整体的悬殊,绝境逢生。
这是死规,亦是生死间的隔阂,或者说是一层又一层的判定?差不多。
如生死由命,一种个体属生,一种个体属死,那么怎么判断悬殊?
涉死!
死亡固生,至少涉及一死,其个体若生涉九死,那么就相当于这一死了,而这样的涉及更分为轻重。
若眼见为实,耳听为虚,那么其眼见者,代表涉死。
若这份死亡,参与了,那么则是至死,因参与导致了死亡,有你一份原因在。
在重一点,比如亲手导致谁的死亡,则至凶。
最轻的要数道听途说了,而道听途说的版本通常是很多的,所以九个版本相当于涉死的程度。
以这样的层层判断,来区分生死由命的范围。
死亡是固定的,死者生前涉及在多,就算在加上这一份本身的死亡,也不过是在进一层,死亡已经固定了,他们涉及的东西成为了固定,而生者是可以成长的。
生与死的较量,在于生者能否比肩固死,可由于死者已经固定,所以在质量上会更高一筹。
如死者一生眼见一死,当步入死亡之后,这一死化九,这是属于量的提升,至于质则是提高参与度,如让涉死提升到一次至死的范畴。
如果生者超越了这份质量,那么践踏亡骨又有何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届时死者提升的这份质量都将成为生者的养分,但死者是不会与死者的争的,而这份质量用在生者的脑门上,规矩则是逆转过来的。
如生死初争,一生九死与九死一生等同。
那么当死者成为养分之后,这份等同会逆转,如同原本提升的质量回归到本来的面貌。
如一生涉死九次,那么死者也是一生涉死九次,而死者成为养分之后,相当于涉死一次的地步。
个体与个体之间如果是活的,那么是生死由命,但要是一方是生,一方是死,那么死者相当于晋升到了群体的范畴。
当然这样的生死较量,还有一些细节。
若生干掉死,那么死者不一定能获得特殊福利晋升,人家毕竟亲手干掉了你一次,虽这个渠道是在,但还要看死者给不给力,比如牵扯的多不多。
如这样的细框,说白了都是为了寻找平衡的支点,要是构建完这样的平衡支点之后,在认为他人是自己,其受到的影响就要渺小的多了。
别以为这种认为他人是自己的变态心境,不会受到影响的,就是这么固执的认为,一些心态上的认知就可以搞得的,别做梦!
如禁区第一重心境是渴望。
那么第二重分为反复无常和自我认知,那么这两种结合是什么鬼玩意?无为!若不知道做什么,那么是不是正好让别人入住这具空壳?当然!而这样的影响绝对剧烈的。
当然无为空窍并非不好,死者毕竟是死者,入住空窍之后完成夙愿自然会滚蛋。
要是在之上有了别致的支撑点,如心境给出了合理的解释,提供了给力的支点,那么当死者入住影响之时,会被消化掉。
同框合照,照尽一生,死休终止。
这是来自世界的公平!
这样的公平可以保证不失控,但绝不能杜绝影响,由此形成了反复无常的站边行为,解决了认知扭曲的问题,但没有解决反复无常的问题,当反复无常之时即是病发,而每一次病发亦是一种公平的体现,因天平倒向了另一边。
如可歌可泣的英雄,明明蠢的忧心,但偏偏觉的可爱,可爱到不自主的帮这些蠢蛋一把,而帮了一把之后,回到了公平的节点,突然觉得自己他丫的是个傻哔。
损己利人不是傻哔是啥?
就算是第三重的心境,亦会受到偏重的影响,当这样的影响越来越多,越来越重,弥足深陷,回不到公平的节点了,或成为了傻哔中的一员,或成为蠢蛋中的一位。
或许第三重心境能做主的,那就是决定偏向哪一边。
这在世界,是谁都需要面对的一个问题,亦是心境上升的步骤,当然有些是例外,那就是莽夫,一条直线莽穿到底,早早站边,执念深种,开花结果。
心境?那是啥玩意?不符我意都是屁,一意孤行。
不过除这样的方式外,世界是有应对方式的。
以闭关的方式让自己沉淀在这个公平的节点中更久更久,但这样治标不治本。
同样的弥足深陷,公平了,同样冷漠了,所以之后是隐世。
人为的制造平衡!
嗯...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