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这……
如果以这个为理由,撤军离开,那么他这一生就休想要再抬起头来。
即便是他将眼前的波山和巴人都杀了灭口,也是没有用。
因为他一开始的时候,就给朱治上报了消息……
朱治必然已经收到了消息,也必然会立刻组织兵马船只,朝着鱼复进军。
如今的鱼复,水路陆路两条粮道都出问题,难道不是绝佳进军的机会?
难不成还等川蜀平定江州,然后鱼复重新打通了粮道之后再进军?
那么朱治一旦进军,朱然就只能在这里,完成他原本计划内要去做的事情——
侧袭鱼复。
他叔父在正面进攻,打生打死,难道朱然他可以袖手旁观,无动于衷?
或是现在紧急派人去告诉朱治,朱然他觉得事情太顺利,有些不对劲,让朱治立刻调转大军回去?
呵呵。
护卫低声问道,『我们现在……要怎么办?』
朱然沉默了许久,最后轻声说了一句。
『开弓没有回头箭。』
……
……
江水滔滔。
黎明的曙光还未能完全扯破昏暗的夜幕,江水之上已经是战鼓隆隆,旌旗招展。
江东军的庞大舰队,舟船头尾相互连接,宛如巨龙一般在波涛汹涌的江面上行进。
楼船体格庞大,形态威严。
斗舰气势汹汹,张牙舞爪。
艨艟走舸灵活来去,穿梭自如。
朱治站在旗舰之上,扶栏迎风而立。作为大军都督,一言之下,便是万人景从。这是他的荣耀,但是也同样是他的责任。
同样,是一种巨大的压力。
朱治的目光投向了周边的江东舟船。
舟船之上,江东兵卒各个神情肃穆。这些江东兵卒有的是经历过多次战事的老兵,也有这一次才刚上阵的新兵,但是他们都清楚,这一次的战斗,或许是决定了江东走向,以及他们个人未来的一场战斗。
他们要面对的,不仅是敌军的刀枪,还有险峻的地形,危险的人心。
接到了朱然的消息之后,朱治也是思索了很长时间。
后世许多人因为三国演义的描述,觉得天时地利人和,三大首领各得其一,然后才是三足鼎立,但是实际上是被罗老先生带到沟里去了……
长江,确实是东吴的屏障,但不是绝对的优势。
若是真正的论起『地利』,毫无疑问川蜀可称第一。
江东么,也就那么一回事。
毕竟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可是历朝历代的公认。
众所周知,华夏的地形整体上是呈现出西北高、东南低的格局,这使得西北方向在地理上具有对西南方向的天然压制优势。
历史上蜀国位于西南地区,东吴则位于东南地区。而魏国占据了北方之后,对于南面有强大的压制力,即便是诸葛亮几度北伐,也难以挽回如此巨大的地理劣势,所以江东之地,何来『地利』?
这一地理位置上的差异,使得东吴在军事防御上的劣势显得尤为突出。
面对强大的魏国,蜀国有秦巴山脉两道防线作为天然屏障。即使失去了第一道防线秦岭汉中,蜀国还有以剑门关为中心的大巴山防线作为最后的防卫。
相比之下,东吴则缺乏这样的坚强屏障。
东吴只有一条江水,一旦被突破,连战略缓冲都缺乏。
江南开发,那可是在晋朝之后的事情,在当下江东一带,还是大汉人眼中的乡巴佬聚集地。
所以历史上尽管东吴坐拥长江天险,然而没什么卵用,甚至只敢在关羽北伐、后方空虚之时,东吴才敢偷袭。在勉强攻下荆州地区之后,虽然使得东吴西部的防线直抵长江三峡峡口,防线得以完整,但已呈疲态。而反观魏国已是突破淮河防线,襄阳、合肥两把刀悬挂在长江之上,与东吴在江汉与江淮一带对峙。东吴的江北防御纵深被压缩得极为狭窄,而魏国可以直接威胁东吴的长江中下游核心地区。如此情势,东吴只能勉力招架,而无还手之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除此之外,江东还有一个巨大的问题一直都没能解决,那就是大义名分。
不管是历史上,还是当下。
老曹的政治地位就不用说了,斐潜也是实打实的骠骑大将军,平阳侯,领西京尚书事,北面双雄不管是军事还是民事上,都比江东孙权一个杂毛将军号不知道强了多少倍。
朱治是江东老人,他深知江东的弊病。
这一次,是江东压上了『国运』的赌注。
赢了,才有机会问鼎中原,输了,可就只有屈居人下的份了。
所以在周瑜拖着病躯交心长谈之后,即便是还有一些冲突和利益分配不均,但朱治也半推半就的从了,就是这个道理。
周瑜的病,似乎是拖不起了。
那么江东呢?
江东同样也是拖不起。
甚至朱治自己,同样也是拖不起。
因此当朱治得到了朱然传递回来的消息之后,再加上他自己获取消息的渠道,两下一印证,发现川蜀内部确实出现了一些问题之后,便是毅然起军出阵。
虽然还有疑点,也意识到有风险,可朱治也只能是这么做。
他没有更好的选择。
即便是他清楚所要面对的将是非常危险的局面……
『开弓没有回头箭。』
就像是江东同样也没有更好的选择一样……
当然,朱治难免在心底设想着,即便是输了,他也可以有江陵兜底。
可是世事,真的就会如他所料么?